“你幸福吗?”这个问题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国的社会调查问卷上。近年来,很多国家都提高了对国民“幸福感”的关注度,创立了不同模式的幸福指数。如英国新经济学基金会提出的“幸福星球指数”,不仅考察人的寿命,还对人们的生活满意度进行调查,以及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等情况。澳大利亚生活质量研究中心从2001年开始每年公布“国家幸福指数”,包括家庭经济状况、环境状况、对政府和企业满意程度等方面。中国北京市统计局则从2006年开始每年公布“北京市国民主观幸福感调查结果”。
“人类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获得幸福。”幸福,是一个古老的概念,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对幸福感的关注,从心理学家和哲学家扩展到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直至政府部门,归根到底是一种社会进步。
幸福,是一种个人的心理体验,是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自我判断。作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心理体系下的国民幸福感,其构成因素非常复杂。学术界普遍认为,影响幸福感的因素包括收入水平、社会地位、教育背景、价值观、性格等等经济、社会、文化、心理因素。在过去较为封闭的社会中,教育背景、价值观、性格等因素对个人幸福感的影响比较大;而在现代开放社会的背景下,收入水平、社会地位等因素的比重就增加了。由于幸福感因素的复杂性,在目前形形色色的国民幸福指数测量中,至今还没有达成一个共同认可的标准测量模式。
根据各项幸福指数研究,可以看出国民幸福指数的提升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有密切关系。美国一个研究机构将1998年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中的54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均GDP与幸福指数相比较,发现二者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7。也就是说,某国家或地区的人均收入越高,人们的幸福感水平很可能也越高。因此,在人均收入相对较低的国家和地区,通过经济增长改善国民收入,仍是提高人们幸福感的重要途径之一。
然而,研究也显示,人均GDP的排序和幸福指数的排序并不完全一致。在“2009年度幸福星球报告”中,位居前列的并不是发达国家,而大多是收入水平不算很高的小国家。其中人均GDP约为6000美元的哥斯达黎加成为全球“最幸福的国家”,85%的哥斯达黎加居民认为自己很幸福。更多的财富不见得会带来更大的幸福,这在经济学上被称为“伊斯特林悖论”。从经济学意义上讲,财富收入增加所形成的幸福感的边际产出是存在临界点的,在超过一定临界点后,就可能是递减的。只有继续追加非财富因素的投入,才有可能使幸福感继续增长。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客服删除处理。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一项涉及数百名儿童的新研究发现,与爱活动的孩子相比,文静而惯于久坐的孩子长大后得严重心脏病的危险会增加6倍。据法新社报道,研究人员在测量了数百名7~1岁孩子活动水平的同时,还测量了其主要指标,如,身高、身体质量指数、、血压、胆固醇水平。7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