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 01/01/2022

相亲节目背后的心理学 挑剔者惹人爱

  国内针对单身男女的相亲节目历史尚短,不过在国外,这样的节目已经风靡了30多年。相亲节目中揭示的人类求偶心理,实在是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好材料。

  为了得到“一手”研究材料,德国汉堡大学的心理学家阿森多夫曾经专门组织了一次速配活动,共邀请382人参加,其中有190名男性和192名女性,年龄在18到54岁之间。所有参加者都是单身,他们都希望通过速配找到合适的交往对象。

  为了参加速配,他们需要报告健康状况、教育程度、收入等基本情况,还要做一些性格、生活习惯的测试。

  比如“社会性行为指数”测试,这个指标被用来衡量对感情的专一程度和对感情维持时间的期望,它的得分越高,人在性行为方面就越开放,可能也就比较滥情。

  另外还有“五大人格特质”测试,它将人的性格分为5个方面,即外倾性、情绪稳定性、开放性、随和性、尽责性,并对这5个特质进行一一评价,得出一个人性格的基本特征。

  随后,研究者组织这些男女进行了一系列的3分钟约会,以确定他想要继续交往的对象。在6周和1年后,研究者们对被试者进行了随访。

  越挑剔越有范儿?

  除了择偶标准的“口是心非”,研究者们还有一个比较特别的发现――速配者受欢迎的程度还与其挑剔程度呈正相关。

  不过这只在男人中表现显著,大概是因为女性总体来说都比较挑剔。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代表一个人会因为爱挑剔而受欢迎,而是指当其他条件相同时,爱挑剔这一项特征会给你加分。

  研究者们指出,这一发现符合以下传统观点:“人们认为,越受欢迎的人选择对象时越谨慎,这种谨慎会让他们有些挑剔,而不受欢迎的人选对象时则比较随意。”研究者们还发现了一种年龄效应:女人越老越不挑剔,而男人则越老越挑剔。

  除去如何在速配中表现得受欢迎之外,大家可能还对速配的结果有兴趣。那么,速配结束后的随访出现了什么样的情况呢?研究者发现,在速配约会之后6周到1年的时间里,长期交往下去的占4%。简单算一下的话,一个人要参加20多次速配约会,才可能取得1次实质性的进展。

  这样看来,与其参加一次又一次的速配,倒不如加入个书友会、户外俱乐部或者参加社交活动来认识异性要划算一点――除非你忙得没有业余娱乐的时间。不过,对于那些郎才女貌、外向又挑剔的人来说,大概他们还巴不得多参加几次速配。

  择偶标准“口是心非”

  人类进行求偶行为时,女性一般倾向于长期交往模式,而男性则有两种交往模式――短期和长期。也就是说,女人在选择交往对象时,多半是冲着长期关系去的,因此比起外貌等条件来,女性更注重对方对她够不够关心、负责;而男人总是忍不住被靓丽美女吸引,不过与此同时他们也记挂着要找个会过日子的好老婆。

  从表面上看,速配活动吸引的一般都是追求长远关系的人,而且在速配这种情况下,多数男女都表现出了对长期交往模式的倾向――起码他们嘴上都是这么说的。

  那么,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在参加速配的众多男女中,什么样的人会比较受欢迎呢?

  一般来说,大家都会觉得,一个人的相貌、身材、声音等显而易见的身体特征,对他(她)的受欢迎程度肯定具有重大影响。而德国心理学家阿森多夫的研究表明,男女之间的关注点是有区别的:不论参与者的年纪大小,男性都会更看重外貌,而女性则更关注那些让男人显得更“靠得住”的指标,如教育程度、收入等等。此外,男人的外形对其受欢迎程度的影响并不是最大的,反而是“社会性行为指数”和害羞与否成了预测他是否受欢迎的最佳指标。

  这个结果,其实和女性渴望长期交往的意愿是背道而驰的,因为“社会性行为指数高”的人在两性交往方面比较随便、比较倾向于短期交往。也就是说,尽管大多数女性声称自己渴望长期交往,但她们却容易被倾向于“短期交往型”的男人吸引。

  研究者们推测,这可能是因为男性的“社会性行为指数”高,意味着他们更有经验、更了解女人,而这对于女人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而且,既然来参加速配活动,就表明他内心抱着找到终身伴侣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成为他的“最后一个女人”的可能性自然是非常诱人的。

  另外,具有短期交往倾向的人受欢迎,也许是因为他们表现得更外向,在各种场合中都更加引人注目并容易被人记住。其他研究也表明,在诸如约会之类的速配活动中,外向者比内向者表现得更加出色。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客服删除处理。

相关推荐: 职业心理体检成为当今宠儿?

  做体检,可能是每个单位在年底都会给员工实施的一项福利政策。但除了做身体检查外,做职业心理体检也成了眼下许多单位格外重视的一件事情。   作为绩效考核与福利制度的体现,不少企业已把红包发到了员工手里,以此奖励他们一年来对企业发展所做的贡献。但同时,给员工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