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 01/01/2022

拖延症:“战拖”需分四步走

调查表明,15%-20%的人有拖延的习惯,其中多数为白领高知分子。拖延症严重影响了劳动者们的劳动,那么,它的成因是什么,饱受其害的人们为什么就是克服不掉呢?

影响心理健康才是“症”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500年前,诗人钱鹤滩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明日歌》。如今,这首《明日歌》正成为困扰很多都市男女的心中魔咒。搜索豆瓣网站小组“我们都是拖延症”,74000多名组员一起抱团“战拖”,这里有研究拖延症的相关书籍,有国外的最新研究成果,还有组员彼此间的鼓励,但更多的则是饱受拖延症折磨的人们对病症的抱怨。因为拖延,他们中间有人论文没有通过,有人出国没有成功,有人错过了重要的商业签约,有人晚上不爱睡白天起不来。

有人会问,不就是做事慢点,至于这么严重吗?事实上,拖延症的构成有两面,心理专家认为,单纯的做事拖拉或是懒得去做,只能定义为“拖延”,这只是一种坏习惯而已,每个人都可能有。当“拖延”已经影响到情绪,如出现强烈自责情绪,强烈负罪感,不断地自我否定、自我贬低,伴生出症、症、等心理疾病时,才可以称之为“拖延症”。拖延过程中,大多数拖延者都会不断提醒自己“你不该这样做”,伴有压力、担心、自责以及个人效率的降低,这些往往又加剧了拖延和情绪焦虑,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也就是说,拖延不是啥问题,但如果因为它影响了心理健康,它就必须被认真对待了。

原因复杂的拖延症

事实上,拖延症古已有之。早在500年前,也就是和钱鹤滩写下《明日歌》差不多时期,西方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就正式提出了“拖延症”的概念。圣经从希腊文翻译为英文的过程中,拖延更多被译成“罪过(sin)”,直到工业革命后,拖延才逐渐具有现在的含义,被视为“以推迟的方式逃避执行任务或做决定的一种特质或行为倾向,是一种自我阻碍和功能紊乱行为”。

拖延是临床意义上的病吗?关于它的定性,目前学界争议比较大。有人认为拖延跟抑郁症、强迫症、多动症、药物等诸多疾病有关,它应该是病;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拖延只是阐述疾病所引起的症状。

关于拖延症的成因,目前的说法也有很多。有人认为拖延症是人们面对复杂工作焦虑、逃避的表现――“这件事太乱,让我先歇会儿想想”;研究拖延症的西方心理专家法拉利则认为,拖延者都有完美主义倾向,某些拖延行为并非缺乏能力或不够努力,而是某种形式的完美主义或求全观念的反映――“多给我一些时间,我可以做得更好”;另有心理专家则认为,拖延症压根与完美主义不挨边,它属于一种虚荣心的表现,大部分拖延者都有类似的经历,干完一件事还有一件事等着,还不如赶在最后一刻完成,同时满足一下虚荣心――“哥就是天才,最后时刻小宇宙爆发。”

让很多拖延者感觉悲剧的事情是,有医学专家发现,分管注意力的大脑前额叶皮层与拖延行为有很大关系,如果大脑前额叶皮层受损或者不活跃,来自其他脑区刺激而造成的分心就难以被屏蔽,使人更容易分心,产生拖延行为。这种病因的人单靠心理疏导难以治疗,必须服药才行。

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拖延症这几年才广受人们关注,拖了这么久,早干吗去了?针对这个提问,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资深心理咨询师简博克与同事莱诺拉袁合写的《拖延心理学》提出:“技术进步可以让我们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24小时,但它也会引诱我们每周7天、每天24小时地拖延着时间!网络越来越成了人们不愿意做事的罪魁祸首。”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研究员皮埃斯斯蒂尔认为,随着科技发展,整个社会越来越像一架高速运转的精密机器,人们生活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契约、承诺与期限要求,这就给拖延现象的产生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机会。

搞定拖延症分四步走

改变拖延的习惯,要首先学会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分类。香港城市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岳晓东建议:“把所有工作分成急切并重要、重要但不急切、急切但不重要、不急切也不重要四类,依次完成。”可以在自己的办公桌、书桌上放一块板或一张纸,把需要做的事情写在上面,达到最好的提醒效果。

其次,把大任务分成小任务,否则一大堆工作堆上来,人很容易就有畏难感。该自己做的事情永远都在那儿等着,逃是逃不掉的。既然早晚都得做,为什么不把这些该做的事情想象成自己喜欢的事,好好完成呢?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客服删除处理。

相关推荐: 心理厌食有生理根据

    美国研究人员最近发现,除对自身要求苛刻、沉迷于节食减肥等心理因素外,人体大脑神经回路异常是导致的重要生理原因。  加州大学研究人员的大脑镜像实验显示,厌食症患者大脑中某部分神经回路不平衡,导致面对食物时,患者一方面饱受饥饿感的煎熬,一方面又因为觉得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