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病症患者受病情控制,总是怀疑自己身体患有某类“恶疾”,并为此整日不安、焦虑、郁郁难平,特别是老年疑病症患者,受疑病情绪影响,还容易引发其他疾病。临床上对疑病症采用心理治疗效果最好,本文将重点介绍疑病症的心理疗法治疗原则。
疑病症患者的常见心理特点
疑病症的心理疗法要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疑病症患者常有敏感,多疑,主观固执,谨小慎微,对身体过分关注,要求十全十美的个性特色。并且患病后,通常疑病患者伴有紧张、焦虑和抑郁,四处求医多方检查,采用一般性说明方法无法消除其思想顾虑。
不少患者对疑病症诊断有反感,常将疑病症与装病等同起来,导致对医生不信任,对心理治疗十分不利。这对疑病症的心理疗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疑病症的心理疗法施治原则
对确诊为疑病症的患者,以心理治疗为主,结合其他综合措施,才能有效地促使其恢复健康,消除疑病观念。在疑病症的心理疗法方面,存在三点需要注意的治疗原则。
首先,劝导疑病症患者不要看有关医学卫生的书刊和其他宣教资料。
其次,改变患者四处投医问病的习惯,除非确实有某种疾病,才接受必要的医学诊治。
第三,疑病症的心理疗法要杜绝经常自我注意、自我检查、自我暗示的不良生活习惯。只要不是器质性疾病,对自己身体上一切功能性症状和不适要抱着“听之任之”的态度。
心理专家表示,疑病症的心理疗法,是消除疑病症患者疑病心理的主要治疗措施。不过并非唯一的治疗方法,当疑病症患者的病情严重到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辅助药物治疗是再所难免的。
(责任编辑:zxwq)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人格障碍父母以其偏离行为必然对子女产生有害影响,但不同类型的人格障碍患者对子女的影响是不一致的。 父母患表演型人格障碍者将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孩子的适应。父母一方患强迫型人格障碍,其子女常表现有间歇性排便控制不良,反社会人格双亲的子女有较高的精神科转诊率。 父母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