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卷的黑发,一双大大的、睫毛长长的眼睛,苍白的面色,带一丝得意的浅笑。在我的手上,有少年信手涂鸦的美术作品,有他写过的小说。不说不知道,就是这个看上去面相俊俏的少年,在昨天,已经进行了被父母‘软禁’后的第三次割腕自杀。”
“死去的女孩叫莲子。正在读高二。检查结果,女孩去世时已怀有身孕。莲子5岁时,父母外出打工,后因为分居感情出了问题,离异。孩子判给父亲。离异后的父母继续外出打工,父亲再娶,把她托给奶奶照顾。而奶奶年岁已高,带了两年后,便把孩子交给看起来家境不错的姑母代养。”
翻开近日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拿什么来爱你,我的孩子》一书,当代未成年人心理危机事件,触目惊心。这使我们有机会以一种更加直观更加全面的方式了解一个久遭忽视的领域——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
“40年的教育工作经历,使我痛感未成年人是最大的弱势群体,而最弱的恰恰就是心理健康。”青少年问题专家、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说。那么,为何未成年人心理危机如此之重?对策何在呢?
未成年人不可承受之重
在该书的另一位作者阮梅看来,当代未成年人最为普遍的三大心理危机是:心灵缺乏快乐感,对学校生活厌倦麻木,对社会环境的与漠视。
她认为导致未成年人心理危机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我们的家庭、学校、社会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
父母养个孩子不当“人”——许多父母对孩子的爱,不是孩子所需要的爱;父母指望孩子成龙成凤的功利思想,导致孩子落入非人化教育陷阱;家庭成为了第二课堂,让孩子没有了自由思想的空间;精神支持与物质给予严重失衡,让孩子远离了心灵的快乐。
学校不是在培养合格的“人”,是在培养智力“高分”——学校一味强调的文化成绩高分,是悬在学生心头的一座大山;围绕成绩“高分”伴随而来的校园冷暴力,使成绩高分的孩子高处不胜寒,成绩低分的孩子自尊缺失,个性和其他能力与特长得不到发挥;过于重视分数导致缺少同龄关怀。
社会环境没有给“人”的形成以好的品德成长空间——社会环境如不健康网络、恶化的社会治安和成人世界里的无序竞争,导致未成年人对校园外的和漠视。
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李文道说:“在生活中主要有两种力量在左右着我们的心理健康,一种是支持性保护性的积极力量,如关心、爱护、尊重,另外一种是破坏性的消极力量,如过于激烈的学业竞争压力、不当的惩罚与批评等等。当消极的力量来源过多、强度过大并且显著超过积极力量的影响时,就有可能超越我们的耐受力而发生心理问题,如果这种状况持续时间过长的话,就极有可能发展为心理疾病。当代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正是因为消极的东西太多了,消极的、破坏性的力量太强了,而积极的东西太少了,积极性、保护性的力量太弱了。在21世纪的今天,未成年人的心理危机正在因各种消极因素的多重叠加而日益严重。”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经过“黑色七月”洗礼的高中生,在众人羡叹中走进了大学这座象牙塔。然而,这里是知识的圣殿,却非梦想的乐园;这里,机会与挑战并存,这里成功与失败同在;这里他们拥有很多,他们同样缺乏很多……。当被问到上大学的感受时,几乎所有的新生异口同声地回答:自由。的确,在经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