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恋爱 · 01/06/2022

爱,在亲密关系中成长

  爱、着迷与上瘾

  我们常看见年轻人因为一段关系的结束而深感痛苦。丧失挚爱伴侣的症状包括忧郁、、、哭泣、精打采,失去胃口。没有兴趣参加一般活动,自我怀疑,觉得自己没有价值、不值得被爱,有时还会生气、暴怒。我们也接触过许多戒除酒瘾或海洛因毒瘾的年轻人,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的症状类似失恋的人。苦于失去关系的人和戒瘾的人显然有相同的行为:他们都上瘾了!不论是对药物或人上瘾,都会经历脱瘾的共通症状。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形呢?

  爱,也是一种上瘾

  上瘾很容易。健康的人如果长期注射胰岛素,身体就会逐渐失去制造胰岛素的能力,所以必须依赖外界的胰岛素来源,才能维持健康。长期食用高糖饮食(快速的能量来源)的人也有类似现象,会丧失自己产生能量的能力。小孩在成长过程中,如果情感需求总是得到快速的满足,一直没有遇到挫折,也会有相同的过程,逐渐发展出理所当然的感觉,以为自己天生就有权利得到这种照顾。一直被爱的人(更准确地说是得到太多关注的人),很少运用自己爱人的能力,却有依赖别人照顾的情感需求,很容易迷上外界满足需求的来源。

  会让别人在情感上迷上(上瘾)他的人,是因为他自己的能力不足感,以及生活缺少真正的意义。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他们依赖别人对他们的依赖。这种情形很常见,源于父母过度看重小孩,很少让孩子脱离自己的目光。不幸的是,对父母和小孩来说,这种过度担心的养育方式其实是着迷的症状,并没有认可和肯定对方;这种父母需要小孩的情感、关注和顺从,才能维系生活的价值感。对孩子的着迷(一般人称之为爱),有时成为夫妻避免处理彼此关系问题的简便方法。《纽约客》杂志有幅漫画是一对勾肩搭背、看着卧室窗景的中年夫妻,搭配的文字是:“亲爱的,小孩现在都长大离家了,只剩下你和我对抗了!”

  亲子的着迷式互动可以为小孩提供大量关注,但缺少认可,这种态度常常造成子女无法与人有效沟通,建立有意义的关系。他们的自我价值感低落,对别人发展出过度的期望,自己则有不切实际的理所当然感;与人建立感情时,会想控制、占有对方,为关系中的每一件事指责对方。不幸的是,这是社会所认为的理想关系,情歌总是哀怨地唱着“我不能没有你”和“你照亮了我的生命”,所以“没有你,我该如何活下去?”爱情故事的典范(例如《罗密欧与朱丽叶》)要我们自杀,而不是面对没有彼此的生活。

  值得注意的是,上瘾的次文化中,提供药物的人(“药头”)有时会被上瘾者视为妈妈,药头有时会免费提供毒品,直到接受者上瘾为止。这个过程很像之前提到的例子:关闭身体本身的运转,让药物负责身体功能,提供幸福、兴奋或放松的感觉。一旦上钩,就需要定期依赖外界的来源。对药物和对人的上瘾具有许多共通之处,难怪脱瘾的症状如此雷同!

  一旦药头成功建立上瘾的需求模式,就能控制对方。如果药头认为某个人不听话,就威胁不给药物,能使对方很快顺从。一段时间之后,瘾头越来越大时,药头就可以提高价钱,增加对上瘾者的控制。就像所有上瘾的情形一样,人的灵魂被腐蚀,丧失了自我。上瘾者的对策非常有限,而且常常是伤害自己的方法,他们可能威胁要换别的药头,换别的药物,或是威胁要自杀,包括象征性的自我毁灭行为(比如意外事故、身心疾病、失业或犯罪)。

${FDPageBreak}

  爱的馅饼理论

  许多人认为爱可以用各种方式切割、交换,就像馅饼一样:一大块给伴侣,差不多大的一块给小孩,较小一块给工作,更小一块给朋友。以这种方式生活的人会小心翼翼地看着自己给别人多少,又得到多少回报,当他们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公平的(亦即期待的)分量,就会开始紧张、嫉妒,随时讨价还价,为了付出和收获的平衡而。越来越执著于公平分配时,就会紧张地活在焦虑边缘,害怕失去自己应得的一份。他们会尽可能寻求别人的关注(而不是滋养的认可),以填补空虚感。他们的自我价值感跟伴侣、小孩、朋友为他们付出多少爱是密切相关的。

  根据爱的馅饼理论来运作,就会对别人着迷与上瘾,这种人的重心不在自己,而在自己与他人之间,甚至完全在别人身上!他失去爱人的能力,渴望符合内心“缩影”的某人爱他。为了虏获所欲的对象,可能需要顺从对方,放弃自我。一旦虏获对方,必然会一直监控对方,以确保对方不会逃走,于是以爱之名创造了一种上瘾的生活方式。

  着迷与强迫

  着迷(obsession)是一种挥之不去、不断重复的想法,比如一个学生着迷于所学的观念,即使晚上睡觉也一直在想。强迫(compulsion)是根据着迷的思想而有的重复行为;着迷是思想,强迫是与着迷有关的行动。例如,一个人一直害怕细菌和肮脏,于是不断洗手。着迷常常是一种习惯性思维过程,可以提供熟悉的安全感,避免不确定感。比如一直担心未来,就没有时间为现在焦虑。担心常常是焦虑的替代品。

  对别人着迷是为了控制被遗弃的恐惧,就像婴儿一样。存在处境的本质是孤独和不安的。缺乏安全感的小孩会对父母着迷,试图虏获父母的注意,以避免自己被抛弃,于是形成在关系中试图虏获别人的固定模式,在日后与他人建立关系时,自然而然就有想要虏获伴侣的渴望。这种着迷会产生急切的行为,比如每天打许多电话给伴侣,或是盯梢、监视对方的活动。着迷者的生活可能完全放在着迷的对象上,电影《致命的吸引力》就是绝佳写照,描写一个能干的人因为着迷而崩溃,造成可怕的结果。

${FDPageBreak}

  猎人与猎物

  虏获别人的渴望常常被当成爱,其实刚好相反,这种渴望会扼杀爱!因为着迷的目标是虏获物化的他人,并没有接纳自我或他人,所以不是真正的爱。着迷是一个牢笼,着迷者无法自由思考或行动,也失去创造力,无法发展关系,因为所有活动的目标都是控制他人,这只是爱的假象。电影和电视节目都把这种关系当成爱,因为双方非常专注于对方,但这不是真正的关怀,因为没有对他人的认可。在这种牢笼中,着迷者因为失去钥匙而陷入困境。

  着迷与强迫是死胡同

  着迷时,会放弃自我,用重复思想的安全感与能量取代生命活力。着迷的报偿(或目标)有两种:控制与支配的假象可以提供兴奋感与能量,暂时纾解焦虑。着迷会限制人的生活,着迷的人不愿容纳其他令人害怕的想法和感受,也不需要面对死亡、遗弃、年老、无能或不重要;只要把焦点放在着迷的对象即可。即使着迷可以如此强烈,却还是走向死亡的,因为会丧失自我与活力,在着迷中形销骨毁。

  着迷意味着物化。浪漫期充满着迷与强迫,幻想、执著于自己不了解的想象中人,然后遇见某个人,于是把自己投注在这个人身上。浪漫期不是与人建立关系,而是对着迷的对象上瘾。同样的,性能量也是重复的;在追求性对象的兴奋感中,容易产生机器人般的重复思想与行为。就此而言,浪漫和性能量都类似其他上瘾的过程,并没有呈现出人性。追求对象虽然令人兴奋,却是死路一条。

  着迷与强迫的处理

  我们必须控制自己的着迷,不应该被着迷控制。通过觉察着迷的情形,在分享的过程中承认并接纳着迷。越来越熟悉自己的着迷时,就可以找到逐渐脱离牢笼的钥匙。我们可以为了兴奋和好玩而在短时间内进入着迷,却不会陷在其中。所以伴侣可以共进一顿浪漫的晚餐,同时知道生活压力仍然存在;或是共享一段性幻想,但不需要在生活中实现。

  不愿分享着迷时,反而会在遮遮掩掩中强化着迷;虽然可以增加快感(也就是上瘾),却无法进入亲密。当人分享自己的着迷,亲密的程度会升高,快感会消退。克服着迷的关键在于熟悉它及其背后寻求安全感的动机。嫉妒时,如果试图控制伴侣,而不是承认自己的不安全感,就会引发问题。当人越来越了解自己的着迷,可以和伴侣分享,承认强迫行为的动机,就能坦露潜在的过程,运用觉察使关系更加整合。

${FDPageBreak}

  爱的空桶理论

  另一个关于爱的常见观念也会掌控亲子关系,就是“空桶理论”,抱持这种观念的人把孩子当成空无一物的容器,父母有责任(义务)用爱填满容器。这个理论假定成功的父母会填满孩子的空桶,使他们遇到伴侣时,也有能力向对方灌注这种爱。如果一切顺利,他们就能对自己的孩子如法炮制。

  由于空桶理论完全依赖外在来源提供有价值的东西——爱,于是为上瘾设定了理想的条件。越依赖别人的爱,就越不会产生自己的爱,爱的发动机逐渐关闭,完全依赖别人的供应,于是对爱越来越上瘾。对药头而言,越多人依赖他,生活的安全感就越大,再也不会孤独!

  焕祥:我从事精神科时,逐渐发现我对病人是多么重要,许多病人没有我就失去功能。我地了解到,一旦让他们对我上瘾,没有我时,他们就会以毒品来取代!我最多只能鼓励他们对别人、工作或宗教上瘾。我明白这一点时,立刻鼓励他们把重心从我身上转到他们自己身上,并以团体经验取代个别治疗,但要注意不要让团体的支持变成另一种上瘾。也因为如此,我和基卓打消了成立治疗或灵性社区的想法。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客服删除处理。

相关推荐: 网络暴力易被孩子嫁接现实

网络成瘾与犯罪是否都有必然联系?它们之间到底有多大的关系?记者昨天采访了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主治医师钟慧,她介绍,网络成瘾与犯罪没有必然联系,只能说可能是导致犯罪的一个催化剂或诱导因素。对于青少年预防网瘾宜疏不宜堵。 “网络成瘾不一定犯罪,现在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