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情商”这个概念真正流行起来的美国心理学家Daniel Goleman曾经在他的书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他在餐馆中,无意听到旁边的两位女士对话,她们中的一个对另一个说道:“我哥哥总是找不到女朋友,他觉得自己很有魅力,但是我知道他为什么找不到。”
“为什么?”
“因为找不到女朋友,所以他去参加了一个速配活动。每次两个人互动的时间只有6分钟,然后男嘉宾就自动换到另一个女嘉宾那里。如果女嘉宾对男嘉宾还比较有好感,就会把联系方式留给他。而我哥哥从来没有得到过一个女孩子的联系方式。”
“那是为什么呢?”
“因为从坐在那里的那一刻开始,我哥哥便不停地说他自己,我敢说他在6分钟之内,从来都没有问过对方一个问题。”
美国甚至有一位女作家这样说:“我判断要不要跟一个人继续约会的标准,就是看他在多长时间之内问我一个以‘你’字开头的问题。”
Daniel Goleman还曾经这样评价情商和领导力的关系:智商在领导力当中很重要,但它只是一个门槛。真正区分那些中等水平的领导者和那些最杰出的领导者的,有80%-90%是由他们的情商来决定的。
情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主要包括以下4种能力(有一些层层深入的关系):自我觉知能力—对自己情绪的能力并且知道为什么自己会产生这样的情绪;自我管理能力—对自己情绪的管理和调节能力;社会觉知能力—对他人情绪的一种感知能力并且知道他们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绪;关系管理能力—能够非常好的处理好跟他人的关系。
从情商的概念中我们就可以发现,其实情商对于我们处理跟他人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亲密关系也不例外。
亲爱的,我要怎么爱你?
同理心(empathy),这个听起来有些不接地气的心理学概念,在任何一段关系中都非常重要。而在亲密关系中,它几乎可以说是头等重要的。用最通俗的语言来说,同理心就是指你能够感受到别人的感受,按照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并且想关心或者照顾对方的一种状态。
从发展心理学的观点来看,我们每个人在出生的时候都是ego-centric ,以自我为中心并且认为全世界都和自己融为一体。我们是逐渐才明白我们的妈妈原来跟我们不是一体的—她们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而这些东西都是与我们无关并且独立存在的。所以同理心其实也是随着我们与外界的接触而不断发展起来的。
但是我们总是还有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的冲动,同理心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做到的事情。最明显的是我们在亲密关系中爱一个人的方式:我们通常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爱别人,而不是用他们最喜欢的方式去爱他们。
1、爱的五种语言
Gary Chapman在他那本畅销全世界的The 5 Love Languages(爱的五种语言)中提出了爱的语言的概念。在书中的一开始,他就讲述了一个特别有趣的故事:一个妻子抱怨说她和丈夫的婚姻走到了尽头,因为她无法感受到丈夫的爱,而丈夫却觉得他们的婚姻没有任何问题。后来Chapman才明白:原来丈夫主要接收爱的方式是服务的行动(acts of service),妻子每天的悉心照顾让他觉得非常心满意足;而妻子主要接收爱的方是肯定的言辞(words of affirmation),她的丈夫也许为她服务了很多,但是却很少给予她她最需要的言语上的肯定,所以她感受不到被爱。
这就是我们最常犯的错误:我们以为自己的主要爱语(主要接收爱的方式)也同样是别人的主要爱语,却忘了对于一个主要爱语是身体接触的人来说,生气时你给的一个拥抱可能要比你去帮对方把所有的衣服洗了都还要有效。当我们真正放下自己,然后进入对方的世界,就会明白他/她真正需要什么。
Chapman指出,我们之所以会觉得用对方的爱语表达爱那么困难,是因为一个我们不熟悉的爱语就像一门需要我们学习的外语一样,在不断地强化和练习中才能熟练掌握。举个例子,假设你的主要爱语是接收礼物(receiving gifts),也就是说你通常接收和表达爱的方式就是送礼物,而你伴侣的主要爱语是精心的时刻(quality time),她最能感受到爱的方式是你全神贯注的陪伴。那么你可能就要学会在她最需要的时候在那里陪着她,在她说话的时候非常认真的倾听以及跟她一起去做她喜欢你们一起做的事情。可能你的第一直觉反应还是送给她礼物,但是如果你不能学会用她最能感受到的方式—精心时刻—去表达你的爱,那么你还是活在“你”的世界里,而不是“你们”的世界。
2、正在消失的倾听艺术
同理心的第一步工作就是倾听,但可惜的是,倾听似乎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不被人们重视。直到学心理学之前,我都没有意识到,原来倾听,真的是一门艺术。
我是一个热爱“人”的人,所以北京大大小小的活动,我都会参加。我参加了无数的演讲、沙龙、讲座、展览和其他活动,但很少看到有教我们如何聆听的活动。特别有趣的是我参加北京一个非常有名的英文演讲俱乐部时发生的事情。
那天我去拜访一个俱乐部,然后恰好就坐在一个当天晚上有演讲的演讲者旁边。因为他的演讲在整个会议的最后一个部分,我就看他坐在我旁边,拿着貌似是他演讲稿的东西,然后振振有词的默默背稿。说实话他的演讲真的很不错,可以说是当晚我听到的最有趣的演讲。但是我却总觉得为他感到遗憾,因为他在整整两个小时的会议里,都没有放下自己,去认真的倾听过别人一次……
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极力渴望发声,渴望像Beyonce的那首Listen的歌中唱到的一样:oh, the time has come, for my dreams to be heard(哦,到了我的梦想被听到的时候了!)。我们在朋友圈里不停的晒着自己的生活,像广播般的播报着自己的一切动态;我们在电话里心不在焉的听着朋友的唠叨,然后等待着轮到自己一吐为快的时机;我们没有耐心听完伴侣讲完他在工作中遇到的困扰,就急着给他建议急着把这件事情“搞定”。
但是我们忘了,我们被这个世界听到的前提,永远都是我们首先认真的聆听了这个世界。有心理学做过这样一个调查,然后发现我们每个人在跟别人对话时,平均在第一次打断别人的时间仅仅只有8秒。
你能给予一个人最好的,就是把你所有的注意力像聚光灯般的投向这个人,清空你的一切评价、建议、判断、情绪和盘旋在你脑中的to-do list,然后随着你聚精会神的倾听,把对方的思想、情感和感受装进你干净的大脑和心中,然后去体会对方真正想表达的意思和对方真正在经历的一切。
我的咨询老师经常告诉我们的一句话是:不要主动给任何人建议。这句话听起来很奇怪,我们做咨询怎么能不给别人建议呢?后来我才明白,有太多的时候,我们在对方没有表达出需要我们建议的时候,就匆匆忙忙的给出了建议而没有耐心的听对方表达完。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在向另一个人倾述时,渴望得到的只是被倾听被理解,而不是所谓的“建议”。不主动给出建议的真正意思是:我们充满同理心的聆听,不判断不给打断然后仓促的给出我们不成熟的建议,而是对方真正向我们询问建议的时候在给出我们的想法。
3、做你伴侣的梦想发现者
John Gottman博士在The seven principles for making marriage work这本书中讲到:在很多婚姻之中,我们都会遇到一些不可化解的矛盾,而当这些矛盾反复出现并且反复引起冲突时,我们的婚姻就会陷入僵局。
Gottman在他对婚姻的30多年研究中发现,所有僵局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梦想。这是什么意思呢?Gottman给我们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一位妻子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基督教徒,所以准备让孩子接受洗礼,但她的丈夫却极力反对—他是一个无神论者并且希望自己的孩子也不受任何宗教信仰的限制。他们在这个事情上争吵过无数次,但是谁都不愿妥协。
他们无奈的找到Gottman,然后被问了一个这样的问题:你们有没有了解过彼此这么做背后没有被实现的梦想是什么?妻子说她之所以坚持让孩子受洗礼,是因为小的时候她在一个非常不幸的家庭,在父母离异家庭瓦解的时候是教堂敞开了怀抱接纳她并且里面的兄弟姐们竭尽全力的帮助她渡过难关,所以她希望自己的孩子也有这样强大的支持资源;而丈夫说自己来自一个非常幸福的家庭,在他最困难的时候他的父母永远都在那里支持他,他也因此跟自己的父母关系很好,他害怕如果孩子过多的参与宗教会减弱跟父母的连接。
在真正了解了彼此没有被满足的梦想之后,丈夫决定容许孩子接受最基本的基督教礼节,但是希望只接受最基本的而不是非常多的宗教思想,妻子也同意这么做。最终,他们为了彼此的梦想各自妥协了一步。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客服删除处理。
人们都说:“儿不嫌母丑。”可我在很小的时候就觉得我的母亲很丑。因为她给我留下了一个丑恶的形象,至今成为我挥之不去的。 像许多孩子盼望过年一样,七岁那年的除夕晚上,我兴奋得怎么也睡不着,盼着快点到第二天就可以穿新衣服、吃好吃的东西、有压岁钱了。父亲理解我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