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女童恶作剧鼠药毒倒外公 孩子恶作剧家长如何教育

外孙女跟76岁的外公开玩笑,错把老鼠药当糖果,倒入其茶水中。误服后,外公被送到医院治疗。昨天,宁波市一急诊科医生发了这么一则微博,提醒市民务必把老鼠药保存好,不要轻易让孩子触碰到。10月19日深夜11点多,李大爷口渴,就顺手拿起茶杯喝茶。20日早上,他突然感觉腿部不适,接着连路也没法走了。原来,是李大爷的外孙女(大约四五岁),找到这些老鼠药以为是糖果,想跟外公开个玩笑,于是把药倒进茶水。

面对孩子的恶作剧,家长该如何处理教育?

大多情况下,孩子恶作剧惹怒家长,家长通常有这样几种做法:

1、是恼怒训斥,体罚痛打。家长不问缘由不论场合,声色俱厉,严辞呵斥,甚至拳脚相加,让孩子饱受皮肉之苦。

2、是溺爱袒护,轻描淡写。家长明知孩子的做法不对,可是却以孩子还小,大了自会好为理由不做批评教育,只想息事宁人地告诉孩子“不要再这样”了事。

3、是不认真对待,甚至曲解夸赞。有些孩子恶作剧的对象是别人,因此家长会觉得自己的孩子“点子多”,“机智能干”,而把它作为一件好事加以夸耀。

4、是探寻原因,批评引导。对孩子的恶作剧家长既不护短,也不粗暴处理,而是探寻其行为的缘由,指出其作法的错误或不妥处,引导孩子提高认识,改正错误。

显然,前三种做法是不可取的,正确的处理方法应该是第四种。

处理孩子的恶作剧行为时,家长要注意这样几点:

1、要从品德培养的高度来认识孩子的恶作剧行为。恶作剧行为往往是孩子无意间偶然的灵机一动,并不是其品德意识直接而真实的反映。但不重视它,任其发展,也将养成孩子不良的行为习惯。这是处理这类问题的立足点。

2、要积极引导孩子正确认识恶作剧的后果,促进孩子形成良好的品德意识。恶作剧是一种非理智行为,其后果总是事与愿违。家长要向孩子讲明其危险,引导孩子认识这种行为不光对孩子自身有一定的危险,而且给他人也带来一定的损害,从而教育孩子从小树立关心他人的良好品德。

文章来源于,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客服删除处理。相关推荐:火灾时心理和行为异常的因素有哪些

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虽然充满了大大小小的各类事件,比如骑车的时候不小心跟一辆车“擦肩而过”,或者差点跟他人撞在一起,让人“吓出一身冷汗”等。但总起来说,我们的生活还是处在相对正常和宁静的状态中。如果这种宁静的状态突然被打破,如火灾发生时浓烟的刺激、熊熊的大火、高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