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是每个学生必经的,也可以说他们对考试已经是身经百战。经历了那么多场考试,临考前可能还会有点紧张,但大部分的人能自己克服,然而却有一些人过分害怕考试,并出现所谓考试恐惧症的表现,严重影响到考场里的发挥。
考试恐惧症具体表现为:心跳加快,手心出汗,思维迟钝,答题缓慢,熟悉的知识突然遗忘,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思路混乱、双眼发蒙等。
分析其原因主要有:
一、来自自身的压力。少数同学的理想与自身实际能力相差甚远,或一心想着打“翻身仗”。
二、来自父母的压力。父母对自己期望值高,考前灌输了奖惩制度。
三、来自老师的压力。老师考前的总动员和颁布的奖惩措施加剧了考生的心理压力。
那么如何进行自我减压呢?
自我暗示
在考试前,有些同学整天害怕会考砸,严重影响了复习的效果,此时可以运用“自我暗示”法,比如:告诉自己“别紧张,这次考试一定不会太难。”“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平时我下了功夫,一定会考好的。”“只要我努力去学了,去奋斗了,就是一种成功。”……如此种种正面的暗示,能增强信心,化解紧张情绪,提高复习效果。
自我放松
在等待发试卷的时间里,很多同学会感到手心冒汗,心跳加快,不妨做做考场镇静操:先缓缓地吸一口气,然后再慢慢地呼出来,呼气的同时,心中默念数字。如此反复做10次左右,情绪就会镇静下来。
注意转移
答题时因紧张抑制了正常的思维,一些应该能答出来的题目突然变成难题,一些复习过的内容也突然遗忘。如果一味地苦想下去必然浪费时间,而且也不一定能答出来。此时不妨用“转移战术”,暂时跳过该试题,把注意力转移到后面的题目,等情绪稳定后,或者记忆恢复后再回过头来做那道题。
发挥联想
因紧张而引起记忆障碍,还可采用“联想法”帮助疏通。如联想老师讲课的情景,联想曾经做过的读书笔记,联想曾经做过的题目,一旦有线索及时记录下来,从中挑出一些有用的材料或线索加以思考。如果绞尽脑汁,仍没能从中找出任何联系,那么,就要试着把自己想像成出题人,在自己的大脑中“看”(即联想)试题和答案。
考试前若过分害怕只会影响考试成绩,因此害怕考试时要及时调整心态,如有必要,可找心理医生咨询。
(责任编辑:zxwq)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一般人都知道,身体的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营养,如蛋白质、脂肪、糖、无机盐、维生素和水等。事实上,心理“营养”也非常童要,若严重缺乏,则会影响心理健康。那么,人类重要的精神“营养素”有哪些呢? 首先也是最为重要的精神“营养素”是爱。童年时代主要是父母之爱,少年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