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 11/11/2021

「轻生」意念到自杀非一朝一夕 家人不能说的禁语

「轻生」这话题富争议性,社会亦曾经提倡禁止传媒报导自杀个案,因题材具传染性(contagious) ,怕引起模仿效应 。研究指出,每当有人自杀,至少有六个人会受影响 (Shneidman,1993), 首当其冲便是家人,其次是朋友,连得知事件的人也可能受牵连。

由「轻生」这个意念 (suicidal ideation) 到自杀,当中有一个过程,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当有触发点时,事主就可能会很冲动地「做傻事」。

就如早阵子收到一个片段,有一位年青男子在中国的高速公路上,由私家车冲去跳桥,之后不治。原来他在生活上受到挫折,在车上和妈妈倾诉时更受到批评,相信他感到得不到支持,便不想再生存下去⋯⋯ 这种不顾后果的想法和做法,并不是一下子得来的!无论那妈妈怎样哭断肠,后悔也太迟了⋯⋯

多点聆听和关怀

身为至亲,如果我们可以仔细留意亲人多一点,愿意付出多一点时间聆听,和给予多些关怀和鼓励,一定可以避免悲剧发生的!有轻生意念的人,大多数比较敏感和自责,所以跟他们倾谈时不应该语气过重和带批判性,例如:「你的做法太愚蠢,怎样教也改不到的⋯⋯」。希望家长可以从今开始向「批评式教导」SAY NO!

如果你发现身边有亲人或朋友有轻生意念,而你选择逃避话题,以为简单说一句:「不要再多想了⋯⋯」就当解决了当事人的问题, 那就未免有点不负责任!

如果关心当事人的话,应该做一个聆听者,鼓励当事人讲出心里的问题和感受,而且不应该批判当事人,因为你未必感受到当事人的痛楚!如果自问不是一个好的聆听者,可以协助当事人找一个更合适的倾诉对象,也可以找社工或辅导员跟进。

如果发现当事人有抑郁的症状,例如连续两个星期:
– 情绪低落
– 失眠
– 胃口下降
– 没精打采
– 连喜欢的人和事都避开

应该协助当事人寻求专业协助,例如心理学家和精神科医生。

「轻生」扭转为「轻松生活」

「轻生」并不只是个人的问题,而是极需要关注的社会问题,但愿我们每一个人由现在开始,每天都花多一点时间去关心身边的人,便可以一起将 「轻生」扭转为「轻松生活」*!

作者之前在香港大学研究儿童及青少年情绪及自杀行为多年,放下了一大堆沈重的数据和理论后,与其他义工一起建立慈善团体「关怀儿童及青少年情绪基金 」 ,希望实践理论,预防大众「做傻事」。

*「轻生」变「轻松生活」主意,由义工David Ho提供

撰文:黄宝珊博士 香港心理卫生会委员、英国及香港注册心理学家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