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环的天桥上有一块路牌,上面写着:所有目的地。
在电影《人间·小团圆》里,曾志伟看着路牌问:
“怎么会有那样一条路,通向所有目的地?”
直到影片最后,镜头对准了一组家人在一起的场景。
大家才恍然大悟:这个所有目的地,其实是家。
我曾孤身在北京打拼过一段时间。
住的是最普通的单间,吃的是最普通的盒饭。
少年不知愁滋味,倒也不觉得特别苦。
只是我爸会隔三差五打电话来,问我过得好不好。
有时候碰上我正在忙,匆匆敷衍两句就挂了,觉得有点烦。
我爸也总是反复重复着那句:你过得好我就放心了。
跟朋友聚会聊天,才发现大家的父母都一样。
彼此相隔万里,尽管帮不上忙,也要问问过得怎么样。
后来才明白,父母给孩子打电话,不是为了得到“过得好”这个答案;
而是他们想要在你的人生中,有参与感。
你的事业、感情、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不问,你不会说。
见不到你的日子里,他们只能用这样唠叨的方式;
跟你传递一个信息:请多跟我说说你的消息。
《小别离》中有句话,曾让我鼻酸:
世间所有的爱都指向团聚,唯有父母的爱指向别离。
他们用半生的努力,让你飞得越来越高,却离他们越来越远。
我每年大概要出差十几次,每次至少三五天。
但从来没有一个春节,不是陪在爸爸身边。
要跟家人一起过年,这是刻在我骨子里的执念。
也只有回到家,我才感觉这一年的奋斗和劳苦有了尽头。
年夜饭桌上,我会倒两杯威士忌,跟我爸开启一场男人之间的交谈。
两个不胜酒力的人,借着微微发红的脸,可以说出好多心里话。
屋外是万家灯火,屋内是两代人的心,被无限地拉进了。
从去年到今年,因为疫情反复,很多人回不了家。
我们通过视频、电话,可以很轻松地和父母见面、说话;
唯有味道,是离开了家里发饭桌,就再难寻觅到的。
吉林的姑娘独自在上海,通过自己制作的泡菜,回想起了外婆的味道。
在深圳打拼的小伙子,照着妈妈的菜谱做了腊肠,却差点滋味。
成年后的我们,味觉刁钻了,也不贪嘴了。
却仍想坐在家里的饭桌边,吃口妈妈做的菜。
一是怀念那个天底下独一无二的滋味;
二是在碗筷、酒杯的撞击声中,说些掏心窝子的话。
电影《老炮儿》里,六爷和儿子晓波,曾经是势不两立的。
两个人互相直呼大名,一见面就要吵架。
后来二人在小菜馆见面,饭桌上,晓波突然高举酒杯说:
“喝了这杯,咱俩就算和解了。”
六爷没直接应承,他还是端着架子,说了一句:低点,没大没小。
仔细看,晓波和六爷碰杯时,确实拿低了酒杯。
顽固不化的父辈和自以为是的儿子,就这样正式休战了。
所谓家,就是一个可以让你放下装备、露出软肋的地方;
所谓父母,就是一个可以让你放心喝醉、说说心里话的人。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给力心理(微博)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