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次跟老妈视频,镜头里满面红光的她说:“我跟你老爸商量了,等到99岁,我们俩一起走!”我当时一下子没反应过来,还故意开玩笑说:“那你得问老爸,愿不愿意和你一起走?”老妈说:“你爸说,你走你的,我走我的。”
印象中这是80多岁的老妈第一次跟我提“走”这件事。多年前她曾不经意地告诉我:“你爸说了,如果他得了癌症,就跳河,不给孩子们添麻烦!”当时我就泪目。虽然爸妈都是80多岁的人了,我们确实未曾谈过“死”这件事,我甚至还没接受他们“老了”这件事。
有人说:“父母是我们和死神之间的一堵墙。”谢天谢地,目前我面前的这堵墙,还依然坚实有力,如铜墙铁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不去碰触死亡这个严肃话题――回避死亡,其实活得也不会尽兴。正如米奇・阿尔博姆在《相约星期二》里说的――“变老是有价值的”“当你学会了怎么死,你也就学会了怎么活”。
对于死亡,我接触的第一本书是《西藏生死书》,那是我40岁遇到的冲击力最大的一本书,可以说它轰然开启了我对另一个世界的探索之门,了解到――死亡也是生命的一部分。
其实对待很多事情都有一个跳出问题本身的视角,跳出很难,但一旦跳出,就能触碰到生命新的质地,也慢慢能够甄别,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而这些年我是在庄子的文字中,找到了符合自己期待的对死亡的理解。庄子的死亡观犹如“沧海一声笑”,让在人生疾风骤雨中的我们,看到彩虹般的天空。
庄子最著名的关于死亡的桥段要数――妻子死了,他鼓盆而歌。有首纯音乐《庄子鼓盆》很好听,每当我有敬爱的人去世,我都会反复播放这首曲子,默默送别……
在《养生主》里有 “老聃死,秦失吊之”一段。大意是:老子死了,他的朋友秦失去吊丧,大叫几声便离开了。老子的弟子疑惑道:“你是我们老师的朋友吗?”秦失讲了一段道理:“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意思是说:你们的老师应时而生,现在他顺时而死。这是自然的造化,你们要学会哀伤和欢乐都不入于心怀,这样就是自然的解脱。”最后一句是:“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也就是成语薪火相传的由来。这是不是类似于电影《寻梦环游记》里说的“爱永远是胜者。”
“死亡是一种幸福,是非常深邃的幸福……是在痛苦不堪的徘徊后踏上归途,是严重错误的纠正,是从难以忍受的枷锁桎梏中得到解放。”德国作家托马斯・曼在《布登勃洛克一家》中如是说。很多时候,我们怕的不是死亡,而是“怕”这种心理,让死亡这件事变得更难。
如果年轻时,我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那么中年之后就要着力打造圆融的人生观,人生观也是生死观。这就像45岁之前,我特别注重生命之树上的枝叶、花朵、果实,而45岁以后渐渐深入生命之树的根部,深深扎下去。了解死亡,其实是为了更好地活着。
庄子告诉我们:看破生死,方得逍遥。如果上半生是直叙,那么后半生就是倒叙――“倒着活”。正如台湾作家张曼娟所说:“看破死这个中国人最大的禁忌谜题,再来过自己的中年,在这承前启后的时刻整理好自己,自然能抛却包袱,清爽地老去。”(胡杨)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控制情绪 人们都说青春期孩子的情绪是最难捉摸的,的确如此。人生的第一个转折期悄悄来临。青少年不再是小孩子,旧的人生体系开始瓦解,不得不全部放弃,而新的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这时情感成了你生活中的一个奇怪吸引。你会毫不犹豫地为这种新产生的感情雀跃不已,激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