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研究发现欺软怕硬者多自卑

人人都有自卑感,欺负弱者、打压新人的另一层心理含义,不过是自卑者内在客体关系表达与行为反向。人人都有自卑,人人都从自卑起步寻求补偿。多数人进入青年期后,随着年龄、能力、经验的提高,会逐渐从自卑转化为自信。多数人因为自己曾经有过“自卑、努力、提升”的经历,会随着年龄增长、社会成就不断提高、社会资源的逐渐拥有,个人心性会开始变得越来越宽容,“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少数人在自卑转化的过程中会不太顺利,比如早年遭受痛苦、遭受屈辱太深的人,痛苦的印迹会过于深刻地印在心底。这些痛苦印迹,令其在寻求优秀、寻求补偿的过程中过于迫切、过于刻意,形成心理学所称的“过度补偿情结”。有过度补偿情结的人,会在青少年期、青年期里,不惜代价地、不计规则地拼命努力、拼命博取。激励其如此拼命的,是为了摆脱内心残留的曾经被别人看不起的痛苦记忆。这种激励时刻刺激内心并体现在行为上,进取和努力渐渐演变为病态性的,心理学称为偏执性进取。因为长期、拼命地病态进取,有过度补偿情结的人,往往在青年期或中年早期,比普通人众更早一些取得一定的社会成就,比如获得一定成绩、获得较好的职位、赚到一定财产、拥有一定知名度等。但是,过度补偿情结本身是病态的,由此激发出来的偏执进取获得的成就也是带病的,并不能直接改变自卑。“自卑、痛苦记忆、过度补偿、偏执性、有一定位置掌握一定资源”这几项,混合在心里,一段时间后会共同掺杂发酵为一个奇怪的混合体。拥有这种混合体心态的人,往往性格乖张、狭窄、刻薄、暴戾,表现在行为上,就是类似于骂孩子、打老婆、欺负弱者、刁难下属等。这种人通常厌恶新人,每当见到新人就会下意识打击、挤兑、踩压。因为新人的某些幼稚和不足,刺激了其内心“自己也曾幼稚、不足”的记忆,并唤醒连带的痛苦记忆。因为厌恶曾经的痛苦,所以厌恶眼前具有唤醒功能的新人。用心理学语言说,因为不接纳自己,所以不接纳对方。欺负弱者、打压新人,还有另一层心理含义,就是通过欺负和打压,自己就仿佛站到了当年欺负自己的人的位置上,于是内心里替代性地为当年被欺负的自己解脱了痛苦。同时,欺负和打压也是一种自我麻醉:看,我能欺负笨蛋,说明我不是笨蛋。用心理分析来看,不过是自卑者内在客体关系表达与行为反向。

(责任编辑:zxwq)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相关推荐: 孕保健防产后子宫脱垂(1)

子宫脱垂就是子宫从正常位置沿着阴道下降,甚至脱出阴道口外。目前子宫脱垂已很少发现,但仍然应该加强预防,进一步减少该病的发生。 造成产妇产后子宫脱垂的原因有急产,即从规律宫缩至胎儿娩出不到3小时。由于盆底组织和阴道肌肉还没有来的及经过逐渐的扩张,就被突然的、强大…

首页

心理咨询

情感倾诉

心理论坛

心理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