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的故事已流传千年,也曾无数次在奶奶与孙女之间心口相传,随着童年的远去,昔日凄美的传说慢慢被文明都市的喧嚣所淹没,遗忘在现代职业女性的心底。不知不觉间,这个传说也在现代社会中一再重演。工作的巨大压力、紧张过后的精神空虚、突如其来的情绪抑郁、难以摆脱的身体不适感,始终是职业女性无法摆脱的阴影,在获得的同时她们又失落了什么?也许,通过对传说的重新解读才能揭开这个答案。“嫦娥奔月”是一个关于离别的故事,文化究竟赋予了它怎样的深意呢?还是让我们从故事本身谈起吧!众所周知,后羿一直是个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大英雄,专注于射日事业,是个成功男人,却从来没有好好地听嫦娥说话,对她的需要不知不觉。而嫦娥不甘心当被冷落的英雄夫人,她最渴望从婚姻中得到的是亲密感、长相守,而不是名誉和地位,虽然她曾经以为最想要的是那些。在深深的失望中,嫦娥选择了一个让后羿后悔一辈子也让自己痛苦一辈子的方法―――奔月而去。从此她每年与人间团圆之际,以清冷的光辉向世人昭示情感需要对于女性和家庭的重要。时过境迁,随着文明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很多女性摆脱了完全从属于男性、情感上过度依附男性的被动状况,却又无意识地陷入了另一个极端―――对男性社会身份与社会功能的过度认同。她们过度强调通过发展事业来实现自己生存价值的同时,却忽略了对自身情感需要的适当关注。正如早年的嫦娥一样,以为自己需要的是一个煊赫的身份、傲人的地位、奢华的派头,直至通过成为英雄夫人满足这一需要后,才觉察到对自身情感需要的忽略。许多现代职业女性比起嫦娥有过之而无不及,不仅一心想成为“英雄夫人”,更想直接成为“英雄”,女CEO、女名人层出不穷,女强人已经成为许多女性的职业追求。这本来是无可厚非的,只是,许多人过度关注了事业的成功,对自己的情感却不够重视,难免生出一番愁苦,变成一个个现代“都市嫦娥”。李月与丈夫是大学同学,毕业后,她选择了竞争激烈的外企,而丈夫则成了一名老师。新婚的时候,他们和所有的恩爱夫妻一样,情深意浓。好景不长,就在他们打算生个孩子时,公司打算提拔李月,并送她去北京总部进修。随后的几年,李月一直在全国各地的分部奔波,她的事业越来越如日中天,而夫妻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少。由于丈夫的坚持,3岁的李月产下一个女儿,可是刚坐完月子的她,又积极奔赴“战场”,留下独守空房的丈夫和嗷嗷待哺的女儿。为了照顾孩子,丈夫牺牲了进修的机会,工作业绩也很一般,李月心中渐渐瞧不起“平庸”的丈夫,她没有说出口,然而敏感的丈夫觉察到了。他作为男人的自尊和事业日益消沉和低落,就在这时,温婉、柔顺的青梅走进了他的生活,在青梅面前,他第一次有了被崇拜的感觉,她的细心体贴则让他得以从家庭琐事中解脱出来,事业上开始步步高升。两年后,李月终于争取到了重回上海分公司做总经理的机会,然而回到家时,丈夫和她摊牌,说要离婚。女儿看着站在一边说不出话的李月,叫她“阿姨”,却叫一直照顾她的青梅“妈妈”。李月心中五味杂生,作为一个“人”,她在事业上证明了自己的价值,然而,作为一个“女人”,她却在婚姻和家庭中一败涂地。细细思量,这样的悲剧又何尝不是现代文明导致的误区呢?赋予女性社会权利本是文明进步的体现,可是走过了头,却产生诸多弊端,因男女社会性别角色差异的缩小,开始出现了家庭结构界限模糊,谁主外、谁主内?谁又是家庭的顶梁柱?男女又如何在新家庭关系中取得平衡?女性潜意识中对自身性别的拒绝接受,还可能导致家庭暴力冲突乃至生理上的流产、不孕等。故而,“都市嫦娥”的问题不仅需要女性自身来关注,同样也需要整个社会的关注。
(责任编辑:zxwq)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行政干预只会让人更紊乱 访谈嘉宾: 彭澎博士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小富而焦虑 南都周刊:快过年了,好多人希望自己钱包鼓鼓的过个肥年,可再回头看看2007年,摸着钱包心里又有种焦虑的不踏实,您能不能理解这种心态? 彭澎:这种心态反映了小富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