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了解老人心理 哄好家里的老小孩

  都说人到老了,反而心性像小孩,所以便有“老小孩”这一说法。高龄老人身体不如以前,就连性格、心理也和年轻时不一样,所以作为儿女,需要对老人细心的照顾。那平时,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样与高龄老人相处沟通呢?接下来,我就告诉大家关于这方面的技巧。

  1、使用简单句子。沟通对高龄老人而言尤其重要。随着年龄增长,老人记忆力、理解力等大脑认知功能逐渐下降,因此沟通中避免使用抽象、复杂、晦涩难懂的词语和句子。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减轻老人沟通时的心理压力,增加愉悦感。此外,高龄老人通常听力不好,沟通时语速尽量慢一点,声音大一点,适当重复,必要时配合手势、表情或写字等方式帮其理解。

  2、夸奖。老人一生经历风风雨雨,撑起一个家,含辛茹苦把孩子养大。到老年后会出现寂寞、孤独、敏感、自卑及恐惧死亡等复杂心理。子女要了解老人的心理特点,对父母心存感恩,经常夸奖会让老人获得尊严和价值感。夸奖时要贴切、真诚、有针对性,比如有的老人外貌年轻,可以说:“您比同龄人看起来年轻多啦,保养得多好呀!”有的老人身体健康,可以说:“您的身子骨真硬朗,一定长寿啊!”有的老人乐观开朗,可以说:“您每天都乐呵呵的,性格真好!”

  3、把握机会,劝改“毛病”。老人的生活习惯是长期养成的,要改变很困难。对于老人存在的不良习惯,家人要尽量包容,降低对老人的标准,不能苛求其在短时间内改变。沟通时一定要讲究方法和技巧,如果老人有饭前便后不愿意洗手的习惯,可以在老人高兴时,告诉其不卫生的习惯不利于健康,并循序渐进地督促;老人行动不便,可为老人准备好水,帮其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4、鼓励交友。孤独、寂寞、不参加社交活动、不爱交流等是导致老人记忆力下降和认知功能退化的重要危险因素。老人退出工作岗位后,社会角色淡化,更应该主动建立人脉圈和社交圈。维系好老朋友,一起看看难忘的照片,共同回忆美好的往事等,对保持认知功能很有帮助;家人可多带老人外出,结交新朋友,一起唱歌、打牌、聚会、旅游等;老人还可以和年轻人、孙辈交朋友,获取新知识、新技能,与时俱进,充实生活。

  5、换位思考。子女与老人的出生年代、生活环境及受教育状况不同,三观有很大差异,存在代沟是必然的。这就需要子女多做一些努力,学会换位思考,而不应该以代沟为借口回避问题和矛盾。子女应更积极、主动和包容,出现问题时,坐下来耐心倾听老人的想法和需求,真正理解老人,并想办法解决矛盾。

  6、多给老人买小礼物。老人大多很节俭,舍不得为自己花钱。儿女应了解父母喜欢什么,逛街时给爱美的妈妈买件漂亮的衣服,给爱运动的爸爸买双运动鞋等。父母嘴上可能会说:“我什么都不缺”,但收到礼物会非常开心。经常买些小礼物会让老人知道儿女一直惦记自己,情感和心灵得到慰藉。如果子女较忙,可常给父母零花钱。方式不同,但都能体现对父母的惦念。

  7、劝慰老人,不必过度在意年龄。拥有良好、平和、乐观和积极向上的心态非常重要,与老人的健康、幸福息息相关。子女应劝慰老人,不必过度在意年龄,应把年龄看做一个符号,活在当下,过好每一天。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老人可参加老年大学、兴趣班,培养广泛的爱好能减缓衰老,生活也会更快乐。

  8、多向老人请教。每个老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以及擅长的手艺或技能,子女应耐心寻找,并向老人请教。从高龄老人那里学到一点东西,是给老人最好的礼物,也是让老人满足和快乐的方法之一。

  人老了,退出工作岗位后,这回角色也就淡化了,会时常感到孤独寂寞,这时我们应该鼓励老人交友,多带老人外出,有时间多陪陪老人;在与老人交流时,应该使用简单的语句,不要用复杂的语句;经常夸夸老人,让老人找到自己的尊严和价值感;在遇到矛盾时,要多多的沟通,学会换位思考;多给老人买买小礼物,体贴老人;多向老人请教等。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相关推荐: 男人爱撒娇及详细解析

男人爱“撒娇”男性,在社会上扮演着强者的角色。社会在赋予他们更多权力和重任的同时,也给予了他们更多的压力。家,则是男人们温馨、放松的加油港,在这里,他们展示了自己的另一面。场景一:张先生喜形于色地推开家门,脸上泛着灿烂的红光。“准是喝酒了!”妻子善解人意,“平…

首页

心理咨询

情感倾诉

心理论坛

心理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