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认为老人睡眠时间少是正常现象,其实有些老人并非真正的不需要睡眠,而是失眠症折磨得他们无法入睡。
病例资料
选取符合CCMD-3失眠症诊断标准的、平均年龄在68周岁的门诊失眠患者20人进行治疗观察,其中男7例,女13例,普遍存在抑郁、恐惧及紧张情绪并伴有躯体不适,病程集中在1个月~4年。
护理对策
1、心理护理:告诉老人,对失眠引起的症状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不要过于关注睡眠,否则会起到反效果。面对失眠,不害怕、不对抗,也不加控制,为所当为、任其自然。只有这种不在乎、随它怎么样的态度才会将失眠带来的心理压力减为最小。
2、良好习惯必须养成:老人的睡眠和生活要保持一定的节律,适当进行阳光浴和户外活动也可助机体增强抵抗力。按时进食、饮食注意平衡,晚餐不宜过饱;睡前不做剧烈运动,避免激动,忌饮酒抽烟;仅在有睡意时方上床;良好睡姿注意保持(右侧卧位、仰卧时不把手放在胸前)。
3、通过放松训练减少心理和躯体上的紧张感:躺在床上,半闭眼睛,按次序暗示自己全身的肌肉进行放松。此外,深呼吸几次也有全身肌肉松弛的效果。
4、最后的选择–服药:根据患者失眠的严重程度、病程长短选取不同的药物及不同的服药剂量。服药后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长期服用者突然停药可能因为药物依赖性作用出现停药反应,此时报告医师处理。
结果
经过对以上方法的应用,门诊20例失眠患者中有6例几乎完全摆脱掉失眠的阴影,11例老年患者的失眠情况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可见,恰当的调理措施是可以成功将老人们从失眠的影响下挽救出来的。
据调查,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中伴有睡眠障碍的在半数以上,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失眠。失眠影响他们的晚年生活,但如果像病例中的老人一样借助恰当的调理和治疗措施,完全康复也是可以实现的。
老年心理相关文章阅读:
老人能长寿缘于六个心理表现
老年人心理“着凉”怎么抚慰
如何提高老年人幸福度
老年人“回归心理”不利健康
老年人抬头挺胸利心理健康
老年人缓解心理压力不妨试试闲聊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你和他正在床上享受爱的激情与缠绵,突然电话铃响起来,你妈妈的一声“Hello”使他一骨碌从床上蹦到沙发上,着实被吓了一大跳,半天缓不过来。虽然男人总显摆自己具有临危不惧的天生素质,面对任何事都不会慌了手脚,可是,男人也是人,他们也会有发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