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之间,当亲密关系触礁,这块“礁石”常常出现在卧室里。研究显示,在快乐的婚姻里,性只贡献了15%的幸福感,而在不幸福的关系中,却有85%的不满意来自于性。当伴侣中一方想做,一方不想做,说“好”还是说“不”?婚姻专家的建议是:只要有一方提出了邀请,答案就一定得是:好,好,好。
当高需求遇上低需求
凯特和杰克在结婚之初,深深地迷恋着对方的一颦一笑,那时他们的性是很棒的。凯特像杰克一样喜欢做爱。她没有意识到的是,儿子出生后,自己不像从前那样喜欢做爱了。
开始,她以为这是因为照顾孩子太辛苦所致,杰克于是更多地帮手带孩子,夜里他起来喂奶换尿布。凯特的确觉得轻松了许多,但她还是不想做爱。后来,他们请长辈每星期帮忙照顾孩子一晚,他俩出去吃饭看电影享受二人世界。但这对她低落的性欲也没起什么作用。
无性的时间越长,杰克就越阴郁沉默,凯特于是也越多挑剔抱怨。有时,她也想表示一些柔情蜜意,然后,杰克就开始要求做爱,最后总以争吵告终。
短短几年之内,他们做爱的频率从每周数次减为一年里只有几次。最后他俩不得不去找医生,唾液检测发现,凯特体内的睾丸酮水平偏低而杰克的偏高,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杰克常想做而她不常想做。
注重付出而不是获得
像杰克这样有着中等或以上性需求的人,无论男女,他们的燃点比较低,容易被微小的刺激激发起欲望。对他们来说,产生性欲并不是什么特别困难的事,之后也很容易一步一步地走向高潮。如果长时间没有性生活,他们会从心理上和生理上感到非常不适。这种不适是难以被低需求的人理解的,因为他或她并没有同样的经历和感受。
必须知道,高需求的人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满足,会有非常强烈的不适,比如:身体感觉紧绷,睡眠出问题,焦躁不安,难以放松,性的念头越来越多地涌上心头,性开始变得无比重要,很多想法也发生扭曲。
低需求的人应该对伴侣的性需求负起责任,注意到性对他、对你们亲密关系的重要。把注意力放在你在性上的付出,而不是你在亲密感上的获得。取悦对方时你也会由衷地感到高兴。
要想“想”,必须得先“做”
像凯特这种性需求低的人往往燃点比较高,能够启动他们的,可能是最高级别的性刺激,也就是性的本身。也就是说,要让他们“想”,他们就得先“做”才行。
必须理解,对低需求的人来说,让身体兴奋起来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需要集中精神,付出时间。试想这样一副场景:你工作了10个小时,在堵车的公路上开了40分钟车回家,做饭洗碗然后把小孩送上床,再洗了3桶衣服——— 这时你最渴望的就是赶紧上床。你推开卧室的门,发现,通向床铺的路程是30米的钢丝索,而且伴侣已经在床上了,激情似火迫不及待。
如果他说:“快来满足我吧”。你会做何反应?如果他说“让我来帮你通过这30米钢丝索”呢?
高性需求的人要对伴侣的亲密需求负起责任,这意味着:“非性”的抚摸和接触,微笑,眼神的接触,甜蜜的废话(但不要与性有关),问他或她“今天过得怎么样?”,告诉他或她一件今天高兴的或不高兴的事,多承担一些家务事。
建议:遇到请求先说“好”
任何时候,只要一方提出了性的请求,另一方就要尽量满足。这个说法可能会让高性欲的人感到很兴奋,而低性欲的人会觉得可怕。
其实,一旦性需求稳定地获得满足,性就不再是一件重要的不得了的事儿了。性被剥夺的焦虑,制造借口的忐忑心理,对对方的内疚心情全都消失不见,亲密关系会得到改善。
凯特和杰克后来采用了这个方法。起初,杰克的要求多于凯特,但两周后,他们做爱的频率降了下来,最后,他们甚至记不住每星期或每月做几次了,他们只是愉快而自发地做爱,但这不再是一件重要无比的事情。
(实习编辑 陈奕璇)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小孩上幼儿园或与父母分开时常常哭闹不休,这主要是因为孩子出现分离性焦虑症,而玩捉迷藏游戏能有效帮助孩子适应和父母的分离。 这种儿童情绪障碍多发生在学龄前儿童身上,表现为孩子在与亲人分离时出现极度焦虑反应。分离性焦虑症如果不加以重视和治疗,会影响孩子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