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好朋友去相亲,由于之前听父母谈过对方的条件、个性、家世,也初步看过照片,因此,她对这次的相亲虽不能说是志在必得,但也谈得上万分期待,只不过那个周末过去,我们再见面时聊起这件事,她却摇着头悻悻然地告诉我:“别提了,他不是我的菜。”
听到这样的说法,我不禁纳闷起来。不是照片看过了,基本条件也都符合,为何又冒出了“不是我的菜”这般说法,到底,“菜”的标准是什么?
于是,我问了身边一些朋友,所得关于“菜”的结论不外乎以下三要点:
一、外在条件必须符合,或有好感,其中包括外表和学历、经历。
二、内在思维不能反差太大,例如价值观以及品位、个性等等。
三、一旦接触后,要让人有想了解、想继续相处下去的魅力,这也是基本原则:和对方在一起的感觉,必须是放松且开怀的。
如此说来,这三大条件不是也极像我们在用餐时挑选菜式的标准吗?首先,一道好菜必须让人一见就食指大动;其次,该菜式品质、口味及其定价,不能与我们预期的差太远,例如:不吃辣的人就不会选择宫保鸡丁,只有一百块预算者必然不会选四百块的砂锅料理;最后,当菜上桌时,如果没有好胃口能让你吃了一口再接一口,那么你自然不会觉得这一餐饭钱花的值得。
只是,下馆子用餐点错了菜,为了不浪费钱也许可以硬着头皮吃完,或者打包回家看看有没有别人喜欢,然而一段感情或者伴侣的候选人,就真的不能这样随随便便交差,如此说来,懂得选择“自己的菜”,似乎也是开创一段理想感情的必备条件之一。
■ 别让挑食的个性坏了感情胃口
肚子饿了想吃饭,是一种欲望;渴望有相知相契的另一半,也是一种欲望。如果要全面对应这其中的共通性,你会发现一个疑似“鸡生蛋,蛋生鸡”的哲学论点:先觉得肚子饿,所以选择菜式?还是先被美好的菜色吸引,所以引起食欲呢?这一点,会因为每个人或每一段感情的处境与立场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情况。
有时候,我们会先制定了择偶条件,非符合的人选一概不予采纳;这往往也是年轻女孩常有的青春傲慢,面对一个爱慕者,稍有些许不顺或者条件不合意,就大大咧咧地丢出一句:“你不是我的菜!”回绝对方的追求。
我的朋友Ray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她自己有一张理想伴侣清单,对于条件不符的人一概都不给机会,但是又常常抱怨自己一个人的日子无比孤寂,我问她为何不试着改变标准?她只是冷硬地答复:“我不觉得我需要屈就自己。”人有原则是可取的,有条件标准也是应该的;但是,我相信人人都有相似的经验,就是理想与现实完全不一样。
因此,对你好的人未必是好人;你乍看不顺眼的人,日后也未必是处不来的恶人。因此,千万别完全断绝尝试的精神与机会,否则错失良缘,或者一切孤独与寂寞的感情偏食后遗症,也都是自找的。
■ 让自己成为一道“好菜”
挑剔别人、定出标准是很容易的事,但是,如果同等标准套用在自己身上,你又能符合多少呢?因此,在要求别人之前,千万别忘了先从自我提升做起。如果你注重对方的外表,就也该留意自己是否有足以匹配的容貌与身段,若你向往一个有财力的伴侣,就该想想你是否有对等的价值与能力,而不要让自己沦为一个被评为配不上对方的角色。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孕妈妈如何调节孕期不良情绪?女性孕期情绪多变主要是由于受到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影响,因为它们是调节生殖器的磁性荷尔蒙,对于大部分孕妈妈来说良好的情绪波动有利于宝宝成长,相反不良情绪就会影响母体和宝宝。 即使宝宝是在热烈期盼中来临的,对很多狂喜的准妈妈们来说,对于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