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 11/17/2021

初中生自杀性心理分析

有关调查研究表明,正常初中生中有20%出现过不同程度的自杀意念,年龄越大自杀成功率越高。在对近两千名初中生进行的最新调查显示,与父母有矛盾、学习压力大、与同学关系不好、家庭不和睦、家长教育方式不良、饮酒、抑郁是让孩子产生自杀意念的几大危险因素。近一年内有13.18%的男生和29.04%的女生想过自杀,初一、初二、初三自杀意念发生率分别为22.17%、21.52%、29.15%。专家表示,女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高于男生可能是因为女生感情细腻、比较敏感、容易感受压力和挫折。毕业班的自杀意念发生率高于非毕业班主要是因为初中毕业班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

分析1

调查发现,学习压力大、家庭不和睦、与同学关系不好、与父母有矛盾是最容易让学生产生自杀意念的四个危险因素。这主要与初中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以及生理特点有关,一方面家庭和学校是初中学生最主要的学习生活环境,他们一天当中绝大部分时间都要在这里度过,所以家庭和学校生活中的矛盾对他们心理影响最大。另一方面,初中生的生理、心理还未发育成熟,应变能力差,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矛盾不能理性分析,也增加了产生自杀意念的危险性。

对策家庭和学校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应尽最大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生活环境。

分析2

调查还显示,抑郁是产生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之一。这主要是因为抑郁情绪会对初中生的学习生活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反过来学习压力大、家庭不和睦、与同学关系不好、与父母有矛盾等又会加重抑郁情绪。

对策老师和家长要关注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以及时发现处于危机中、有潜在自杀危险的个体,同时通过专业性的支持和干预,帮助他们度过危机。

分析3

学生们自杀意念的产生与家长的教育方式也有关系。初中生处于从儿童到成人的过渡时期,成为“极不稳定期”或“狂飙期”。在此阶段家庭教育显得极为重要。家长教育方式不当,必然会影响到子女与父母的关系。子女在身心发育、学习、人际关系等方面遇到问题时,就不愿或不敢与父母交流,从而也就得不到父母的帮助与指导,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他们产生自杀意念的潜在危险。

对策父母应该采取关心、理解的民主型教育方式,这样会使中学生产生良好的情绪体验,让他们感到前途光明,对未来充满欢乐与希望,从而会自觉抵制一些不良的想法和行为,有利于身心的健康成长。

分析4

调查表明,饮酒也是初中生自杀意念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饮酒的青少年更具有反抗性,更倾向寻求刺激和冒险,更容易冲动。如果是心理本来就有问题的学生,借酒浇愁愁更愁,很容易使他们产生极端想法。

(责任编辑:zxwq)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相关推荐: 怀孕恐惧症究竟是在恐惧什么

  怀孕恐惧症究竟是在恐惧什么? 结婚的甜蜜是很多的人都非常向往的,但是对于怀孕的事情,不少女性有一种恐惧排斥的心理,特别是80后、90后的女性中这种现象很普遍,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不少已经身为人母的过来之人对这些小时代的青年女性非常的不理解,怀孕恐惧,到底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