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立法管早恋纯属矫枉过正

  

  时下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中国社会的人文形态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在充分吸取更全面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知识的同时,由于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社会日益开放和多元化的影响,也相对于过去年代的同龄人更早的接触到了广泛的社会面,说这一代的青少年早熟,恐怕也有着一定的普遍性。也正因为此,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早恋行为也日益引起了家长、学校甚至社会的关注。

  但最近我们注意到这样一则关于有地方政府试图通过立法来治理或预防早恋的消息,还是让人觉得有些奇怪;据《人民日报》哈尔滨8月30日电近日召开的黑龙江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了《黑龙江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条例》中将制止早恋行为列为家庭保护内容,规定父母或者监护人对未成人的早恋行为要进行批评、教育、制止和矫正。消息一出,自然引来各方热议。记者采访到的几位大学生和高中生普遍认为,“早恋”的概念本身就难以界定,什么岁数之前谈恋爱算是早恋?有人认为高中恋爱是早恋,也有人认为初中恋爱也属于正常。而黑龙江省人大相关负责同志介绍,在最先修改《条例》时,“早恋”这一条并没有被列进去,后来在常委会审议当中,有常委会的组成人员提出来,建议对孩子早恋进行制止、教育、批评、帮助,他们就把这个审议意见吸纳过来了。

  立法管早恋,这倒真是让人感到意外,也感到有些可笑,大家都是从青少年走过来的人,尽管过去年代在更封闭更传统的社会形态下,人们思想更趋于保守,但早恋也并非罕见,只不过现在相对于过去更多一些罢了。我想,这一来自于人类青春期的自然躁动,绝对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可以说是人类的一种自然属性,某种意义上来看,甚至是一种因人而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正常现象。

  而在中国社会,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特殊的、由应试教育体制带来的家庭和学生压力学业巨大的社会,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早恋行为,无疑给望子成龙的学生家长们以及拼命追求入学率的各级学校的利益带来了潜在的巨大冲击,人们普遍认为,早恋行为或多或少的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甚至身心健康,不利于学生们将来面临的巨大社会和生活压力,几乎一致的认为应该想方设法的对青少年早恋行为加以制止,或至少避免这种苗头的产生。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尽可能的避免和制止学生早恋,也几乎成为了社会的共识。

  但共识归共识,反对归反对,早恋行为由政府上升到立法的层面进行管制,却让人觉得多此一举,甚至是矫枉过正,道理很简单,首先,早恋是一种人类青春期的自然属性,是人类进入成年前的过渡阶段本能的男女情感萌发,说似懂非懂也好,性早熟也好,这并非罪过,甚至是一种最原始的人类美好情感,只不过当其可能影响到青少年学习成长、成为可能的社会问题时,人们更应该多从社会属性的角度来教育和引导孩子们从加强意志力方面进行控制和预防,而不是动辄粗暴的采取过激的方式或者更不应该上升到立法的层面进行管制,这样做的结果甚至可能适得其反,毕竟青春期的孩子们有着越来越强烈的逆反心理,面对来自越来越多的家庭、社会和学业的压力,谁又能说早恋行为不是孩子们的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呢?其次,立法管早恋本身就缺乏实际的可操作性,众所周知,所谓早恋,存在着一个如何确定的现实问题,青春期男女之间的关系到什么程度才算得上早恋呢?如果是纯洁的同学友谊,或者是自然的相互好感,即使有互相爱慕的潜在意识,但并没有发展到真正意义上的恋爱,那又由谁来界定是否存在早恋行为呢?显然这是一个难题,弄得不好反而会弄巧成拙,这个本来家长和学校都不好下手管理并显得束手无策的东东,如果由立法的方式来管理,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有网友就认为,“早恋”与法律法规并无关系。孩子“早恋”,父母有必要提高警惕,但不能简单地把异性间的正常交往或是好感和爱慕定位为早恋。对于未成年人,只能是提倡尽量不要早恋,不要影响生活和学业。即使有心理专家和律师也认为,“制止”在法律含义上可以看作是“禁止”,也就是说,父母或监护人不允许子女早恋的发生。但制止早恋不具备操作性,也不可能有一个具体的措施来配合父母或监护人对子女的这种行为。另外,简单粗暴的“制止”,也不利于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发展进行正确的引导。过去年代我们也或多或少的看到过类似粗暴干涉所带来的一些反面教训,而理性和正确引导的结果,却往往产生了更好的结果。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要立法来解决“早恋”未免小题大做,如果这也算合理的话,那谁承认早恋是青春期正常心理和生理表现,这就好比中老年人的更年期反应,同样也有社会负面作用,有没有必要为更年期反应立法呢?纠正早恋需要耐心而科学的引导,简单粗暴的制止,遇到青春期的叛逆心理恐怕会适得其反。法律应该规范的是那些可以衡量的、具体的行为,而不是那些无形的情感。因为评判上没有衡量的标准,执行上也没有可操作的方式,如此立法,最终将形同废纸、形同虚设,徒增笑柄。

  ——————
一个雾里看草的人。文章来源于相关推荐:高考生心理调整的关键期

按过往的经验,高三学生心理波动较大的时期会在1月。年份变为了新的一年,以前感觉上还远在天边的高考,突然间近在眼前,不少同学会顿时变得紧张起来,因此,这个月做一些心态调整,至关重要。调整自己的状态,第一轮的复习在1月底基本结束了,而第二轮复习的题目与第一轮相比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