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 11/17/2021

如何与黑名单同事巧周旋

  

  

  无论你愿不愿意接受,每个办公室中都或多或少存在着那么几个不招人喜欢的“黑名单”同事,他们或者抱怨连天、搬弄是非,或者煽动情绪、散播传言,总之就是不能让你踏踏实实地安心工作。面对这种情形,究竟是该深恶痛绝地横眉冷对?还是一忍再忍地委曲求全?或许还有更好的处理方式……

  黑名单同事之“煽风点火型”

  从容应对,不乱觅知音典型表现张三升了职,李四心里憋屈。但凡遇上这种事,总有人会抓紧一切时间在李四耳朵边嘀咕:“张三哪有你能干啊!一看就是拍马屁、托关系!”“真替你不值!”“你没有后门真吃亏啊!”“破公司辞职算了!”乱七八糟的分析加上喋喋不休的愤慨,直把李四搞得烦上加烦。

  (当你遭遇事业挫折或人际低潮时,如果有人跑过来狠狠替你“义愤填膺”了一把,千万别以为那就是“患难见真情”的兄弟手足。事实上,这些人往往在对职业抱有过高预期的同时又无法接受现实的过分平庸,最后会不择手段地选择通过“打抱不平”等方式将自己的悲观失落发泄到别人的困境中,希望借此激发最大范围的不满情绪以作为缓解压力的有效心理支持。)

  应对策略“倒霉”的时候随便“觅知音”。一般说来,这类人煽风点火的言词在看似“敢说真话”的幌子下,由于能够很大程度地契合当事人“愤愤不平”的心理状态,从而使他们原始的负面情绪轻易在别人的“点拨”下失衡或膨胀。

  因此,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判断能力,不要盲目投靠或依赖替你“打抱不平”的局外人。你可以尝试与他们讨论自己失利的原因,如果对方不能给予客观分析仍旧一味抱怨甚至谩骂,那么你大可以“当事人”的身份要求“自己静一静”。

  黑名单同事之“费力不讨好型”

  从容应对,别受他人左右典型表现“烦死我了!”“累死我了!”“给某某的报告写的我直恶心!”“你不知道×××有多笨,最后还得我自己弄!”……这些人事也做了,力也出了,累也受了,就是一张嘴巴不饶人,整天不是抱怨这个,就是埋怨那个。太多口无遮拦的“废话”让本该领情的人火冒三丈,更让本该协作的人无法共事。

  (办公室里的确会有这样令人头痛的人。一般说来,他们都认为自身的能力与贡献均高于“常态群体”,但却迟迟没有赢得期望中“理所当然”的肯定与回报。因此,他们满腹委屈,把全部基于现实的不满都转化为无穷无尽的抱怨。这些抱怨一方面严重扰乱身边同事的心理状态,将工作氛围紧张化、矛盾化;另一方面也使他们自身的价值评判体系日益偏离公平范畴,过分渲染“付出”,片面强调“得失”。)

  应对策略,要首先学会正确识别对方的情绪状态,既不要轻易被冗长的“唠叨”与消极的“抱怨”将注意力转移到工作绩效之外的是非之地,也不要“听者有心”地随便将自己“对号入座”,以免复制不满情绪,影响客观判断。

  一般说来,我们应当首先将这类同事的抱怨分类,可以就事论事地检讨问题,并明示对方共同商榷出更加科学的协作方式;与自己无关的,大可在简单谈论事情的大致梗概后,稍加劝慰对方宽心便果断脱离或终止话题。

  黑名单同事之“嫉贤妒能型”

  从容应对,不做无谓反击典型表现

  别人受了表扬他们不舒服;别人涨了工资他们不平衡;别人升了职位他们不服气……总之,这些人就是见不得别人比自己过得好。于是,他们或者四处散播非议,或者凭空制造谣言,再不然就采取“迂回战术”,攻击对方的其他短处。“×××的腿也太短了!”“×××就知道工作,当上经理又怎样,最后连老公都不要她了。”

  (“心胸狭窄、喜欢搞破坏”是这类人留给同事的典型印象。在职场优胜劣汰的残酷规则下,他们一方面不能承受“当自己的梦想实现在别人身上时”巨大的心理冲突,一方面也无法摆脱被追赶超越甚至面临取代的恐惧心态。因此,他们在自卑感与危机感的操控下,开始痛恨并针对一切业绩突出、人际和谐、婚姻美满的同事,并企图通过攻击性及否定性的语言消除对方光芒影射出的自身劣势。)

  应对策略,任何人的成功都能引发这类“黑名单”同事的失落与愤怒,他们几乎是“对事”而“不对人”。因此,不要为了迎合对方的感受而终日缩手缩脚,甚至白白放掉展示机会。

  与这类人相处,要学会以平和心态维持一贯的行为方式,在按部就班做好工作的基础上尽量将消极影响削减到最低限度。不要参与他们的谈话,既不作无谓的反击,也不作勉强的应和,保持“敬而远之”。

  黑名单同事之“惟恐天下不乱型”

  从容应对,击破小道消息典型表现

  一个团队,总有这样一些人,还口口声声地炫耀消息“来源可靠”。仔细听来,这些消息不是说公司要裁员,就是说内部要减薪,再不然就是考核要加大难度,放假要缩短时间,方案要推倒重来……把人听得提心吊胆又难辨真假。

  (这是一类看似缺乏行为动机的怪异群体。他们与时间赛跑,一定要抢在公司“昭告天下”之前将消息公之于众,并且从中难以获得实际的利益回报,但事实上,这些人往往都在遭遇工作、人际、生活等方面的负性评价,因此为了扭转悲观情绪就期望通过传播小道消息和突发新闻等方式来实现自我价值感的认同与提升。但与此同时,过于混乱复杂的信息也严重干扰周围同事的正常工作状态,使他们在疲于分辨真伪的过程中产生紧张的“不安全感”。)

  应对策略,有些话不是你假装听不见就可以彻底屏蔽干扰的。因此与其以损失正常的工作业绩和减低职业幸福感为代价来刻意维持“防御”状态,还不如大方学会与这些人和平相处。一方面,可以将他们的小道消息适当作为行动参考,但无须太过认真地为还没真正发生的事计较利害得失;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事实检验机制”使那些热衷于“胡说八道”的人彻底不再对你构成任何影响,做到“充耳不闻”。

  

(责任编辑:孙新宇)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相关推荐: 点评:女人心中的“完美男人”15条

不知谁说过这么一句话“男人如花”。这样的伪形容让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想到,身边的是好男人与坏男人,花――一直都是他们的金冠。 很多女人感慨,现在好男人越来越少,即使已婚,色字当头还是出了墙,可以说现在的好男人绝种了;甚至还有一些女人感慨,现在好男人都学韦小宝,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