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可谓是时下比较流行的网络交流工具,操作简单,不少中老年人都会玩。有些人总是喜欢在朋友圈发一些商业信息,让人非常厌烦,这种人很容易被屏蔽掉。但有些人几乎没有发过关于商业的信息,却也被朋友屏蔽掉了,这是因为什么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分析一下。
1、总是抱怨
有些人爱在朋友圈发牢骚,一开始大家还安慰一下,时间久了,就不知道该说什么。
爱抱怨的人多半自我价值感比较低,他们的生活可能不太如意,喜欢把朋友圈当做自我表露、发泄情绪的平台,本希望收获关心,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
在线上的朋友圈,人们对负面情绪的反感会比日常生活中大。原因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已经承受了很多压力,如果在线上还经常看到他人的负能量,自然觉得受不了。此外,在朋友圈发布消极的状态违背了“亲密私密性”原则。如果在私下里,你遇见一件不开心的事,单独找朋友聊一聊,这证明你相信他。相反,一个负面的状态让几百个人看到,反而疏远了彼此心理的距离。
2、“装”得厉害
很多朋友圈状态,会让观众觉得“装”。比如:“迪拜之行,感觉酒店工作人员的English说得还没有我fluently,桑心。”
哈佛大学曾做了一个心理学实验。研究者随机把每4个人分为一组。每组中均有1人被安排看一个特别精彩的视频,其余3人看非常一般的视频。看完后,他们各自分享自己的心情,然后聚在一起聊天。结果发现,那些看精彩视频的人,感觉自己在聊天中被冷落和排斥了。
“装”的人喜欢在朋友圈的字里行间,隐晦地展现自己的地位、财富或权力,字面上却还仿佛不屑一顾,结果就成了那个看精彩视频的人。朋友交流建立在“相似性”基础上,朋友圈互动建立在“同步性”原则上。越相似的人越容易走到一起,越同步的状态越容易引起共鸣。反之,就是找抽的节奏。
发朋友圈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明白我们并不是圈子的中心。只有极少部分对你的生活琐事感兴趣,你却直播给了所有人。
从一个人的朋友圈能看出这个人的品质来。有些人总是爱在朋友圈中抱怨,希望自己能获得安慰,但如果抱怨过多反而会让别人反感,没人愿意天天接受负能量。另外,还有些人在朋友圈中总是发一些看似“高大上”的讯息,这样的人比较“装”,容易被身边的人冷落。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丈夫、父亲角色的心理调整做父亲应承担的巨大的责任和由此产生的恐惧,使你最初就无法获得有孩子的家庭的乐趣。如果你学着起积极的作用——帮着换尿布,洗澡,哄孩子睡觉,很快会感到放松和自信。受忽视的感觉婴儿刚出生的几周内,要占去母亲的每一寸光阴,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