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很多家庭都是一群人围绕着一个孩子转的情况,长辈,尤其是爷爷奶奶会过度宠爱自己的孩子,可能会让孩子变得叛逆、骄纵,对大人不尊敬。隔代教育时爷爷奶奶一定要注意锻炼孩子的自立能力,不能做出一些不利于孩子成长的事情。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
1、“我给你买糖,不要告诉你爸妈。”
杨健指出,这种情况非常常见,如果只有一两次,对孩子不会造成太大影响,次数多了,孩子会把老人当作“保护伞”。在父母管教孩子时,孩子首先会寻求老人的庇护,影响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2、“先把孩子的饭做好。”
很多老人将孩子当作特殊照顾的对象,吃饭单独吃、电视节目也要看孩子喜欢的,这种行为会强化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识,长大后较为自我,听不进别人的建议或忠告,甚至变得自私、贪婪。
3、“放着别动,别伤着你。”
很多老人怕孩子受伤,避免让孩子进行一些简单劳动,主动帮孩子穿衣、喂饭。久而久之,孩子会失去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也可能变得自由散漫,长大后缺乏独立生存的能力。
4、“不哭不哭,奶奶给你买。”
在孩子得不到满足时,往往会哭闹不止。而这并不是因为痛苦,而是“要挟”长辈满足他的需求。老人宠爱孩子,总想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下一次孩子有需求时,还会故伎重施,应从第一次就不要让孩子养成这种习惯。
爷爷奶奶辈的人由于缺少与自己孩子的接触,会把注意力全部放在孙子或孙女上,让他们带孩子很容易让孩子失去一些可贵的品质,当然这种教育方式也是出于爱,但是爱太多反而就成了伤害孩子的武器。以上这些情况很常见,爷爷奶奶要多让孩子自己做事情,不能一味地满足孩子的需求。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了解心情两步走 认识自己的情绪:面对不愉快的事,你是否感到很愤怒?很受伤害?或是怒火中烧?专家建议:先尝试正确地描述自己的感觉,做到这些之后,你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把情绪调整好――认知是行动的支柱。 以“五年时间”为衡量标准:能清醒地区分出你正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