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 11/18/2021

一见钟情的生理机制是什么? 你想知道吗?

   “一见钟情”是一个非常浪漫的词汇,在很多古典小说和影视剧中,男女的一眼相望便是一生的纠缠。很多人认为一见钟情很不切实际,哪有第一眼就喜欢上异性的,但是一见钟情确实存在,也确实发生过,让人无限向往。为什么会有一见钟情这种现象呢?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

 

 

  生物学家认为,从根本上来说,爱是一种生物上的概念而非文化的。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爱的能力存在于所有的人类文化中,与爱相似的行为也存在与其他动物中,如草原田鼠等。人类所有欲求的目的都集中注意在养育后代上。儿童需要精心培育,所以双亲的环境好过单亲环境。爱是双方共同付出的承诺,因而,只要这是孩子在长大之前需要这种付出爱就更可能继续存在。但是一见钟情的科学解释又是什么呢?

 

  近年来,对运行中大脑进行观察的实现使我们能对爱的运行机制有一个深刻的了解。研究者发现,当一个人陷入爱恋时,其大脑的十几个不同的部分会通力合作释放出使人精神欢快,渴望结合,激动不已的物质(这些物质包括多巴胺、催产素、肾上腺素、抗利尿激素)。研究也表明和母子之间无条件的爱相关的大脑活动区域是不同于和性爱或爱情相关的大脑区域。

 

  激情之爱根植与我们大脑的奖励反馈回路——和人可卡因上瘾亟需吸食情况下大脑的活动区域相同。实际上恋爱时的渴求,刺激,和克制都与上瘾很相似的。最强烈的感觉出现在相恋的最初阶段,然后才会出现相伴终生冷静依恋感。这时起作用的化学机制较之前略有不同但大脑的犒赏系统中枢依然在起作用作用。也就是说一个人可以成为另一个人大脑中的“化学激励”因素(刺激其产生满足感)。所以,当一个人体中能够产生长久依恋感的机制被另一个人迅速激活时,一见钟情便发生了。

 

  与母子之间的感情联系相似,恋爱时人的大脑中会分泌多种激素,让人感觉很欢乐,渴望与对方在一起。一见钟情时,那个被钟情的人会激活另一个人的恋爱感觉机制,让这个钟情的人产生一种愉悦的感觉,渴望与其钟情的对象在一起。这就是一见钟情的生理机制,大家也要珍惜这种很难有感觉。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相关推荐: 梦游现象与抑郁焦虑疾病有关

  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发现,大约3.6%的美国成年人容易出现梦游现象。这一比例比以前人们想象的要高。夜间游荡还与抑郁症、焦虑症和强迫症等精神疾病有关。   研究发现,患有抑郁症或强迫症的受访者梦游的可能性分别比没有这些病的人高2.5倍和2.9倍。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