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枯燥的科学分析幽默

  

  工作被称为“工作”而不是“玩乐”,有一个原因——它确实要“干活”,玩乐是没有工资的。但研究人员发现欢笑有一些积极作用是可以量化的。(你知道吗,每次你开怀大笑时,都会燃烧3.5卡的热量)(你想过谁会资助研究人员进行这类研究吗?)你知道大笑和剧烈运动一样能令大脑释放出内啡肽吗?这不仅对你的健康有益,对你的事业也有益。

  黑麦伯管理顾问公司(HayMcber)的法比奥·萨拉(FabioSala)对幽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他在一项研究中同一家大公司的60位管理人员进行了访谈,并分析了受访者对幽默的使用情况。之后他按三个标准比较了管理人员对幽默的运用、同事的评价和能力测试的分数。果然那些运用幽默最多的人奖金拿得也最多,受到同事的评价也最高,能力测试的成绩也最好。

  那些被同事评价为工作出色的管理人员使用幽默的频率要比一般管理人员高两倍(17.8次小时vs.7.5次小时)。他们的奖金水平也同幽默的使用直接相关。

  有幽默感的人提升得快,赚得也更多。幽默是自信和有安全感的表现——说明你能拿出时间来放松一下,因为你不必竭力去向每个人表明自己有多优秀。幽默能消除冲突、缓解紧张并让对方感到轻松,因为一起欢笑意味着友谊而不是竞争。总结一下,让我们更受人喜欢,最终有助于我们同听众的沟通(无论是书面沟通还是面对面沟通)。

  关于幽默的巨大作用有很多枯燥的研究,那身在职场的我们为什么不多幽默一下呢?商业媒体和职业套装生产商向我们宣传的一个固有形象就是穿着深色套装一脸严肃,双手交叠在胸前,一副自鸣得意的姿态盯着前方,潜台词是“我掌握资本,我才能出众,我拥有金钱,我能呼风唤雨”。

  据说,要想成功并受人尊重,就得是这幅样子。难怪人们会一点点倒数时间巴望着周末到来,能好好笑一通做回自己。我们把自己周六时的模样搁一边,然后一星期都带着冷冰冰的面具去上班。我们担心哪怕露出一点幽默都可能会影响到别人对自己的信任。

  答案是会有影响,但是正面的。要拿工作上的事开玩笑,你得工作很出色才行。这样不管是模仿恶搞,还是自我嘲弄,或说个逗乐的故事,你都会很有把握去冒险,也不会把自己太当回事。而且人们愿意听自己喜欢的人说话,也相信他说的话。大家都喜欢幽默的人。

  

文章来源于相关推荐:女人想35岁后的出路吗

这个问题,还真是个问题。35岁之后,我们还这样按部就班地打卡上班吗?上到什么时候?4岁?还是45岁?如果我们是国家的人,没问题――捧上了铁饭碗,不就是为了死心塌地为国家服务一辈子吗?不就是为了退休之后悠哉悠哉领退休金享受医保吗?可是我们这些四处打工的高级白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