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 11/18/2021

判断1-2岁孩子是否有焦虑症

宝宝七八个月大时已经开始辨别陌生的脸孔,在1岁2个月到3岁之间,他会开始黏主要照顾者,而1岁8个月大时,更是宝宝黏人的最高峰。

这种像无尾熊抱树一样地黏着依附对象的情形,在1岁以上的孩子身上尤其明显。而部分认知、记忆力发展快的宝宝,甚至在1岁时就会认得主要照顾者(通常是妈妈的脸),进而特别地依附她。

为什么宝宝爱黏人?车先蕙心理师表示,当宝宝光溜溜地来到这个世间时,妈妈就等于是他的生命,这层依附关系是宝宝安全感的来源,宝宝借此感受到“妈妈很爱我”的感觉,这是人生的必经阶段,如果亲子间没有这一层依恋,反而代表亲子关系不够深厚。

我的宝宝有婴幼儿分离吗?

“宝宝黏人与婴幼儿分离症之间的差别在于痛苦的程度”,车先蕙心理师明确指出。她解释,面对分离,会有不安的情绪与行为产生是正常的,但并不代表宝宝黏人都是婴幼儿分离焦虑症。正常的分离,宝宝可能都会有苦恼、哭泣、紧抓东西不放、产生怒意的痛苦情绪,这些情绪可以通过大人的安抚而舒缓。

如果宝宝合并有下列四种情况,而且重复发生1个月以上,就是所谓的“婴幼儿分离焦虑症”,3岁以下的宝宝比较常见,爸妈可得留心,让宝宝接受进一步的治疗与辅导。

1重复发生过度痛苦的情绪

车先蕙心理师表示,有婴幼儿分离焦虑症的宝宝,要离开家或依附对象时,或者预期依附对象要离开时(例如看到妈妈拿包包),他不仅仅会哭泣,而且往往无法被安抚,还会合并有吐奶、感、、肚子痛、甚至发烧等状况产生。临床上她曾辅导过幼儿园的孩子,因为不想离开依附对象,全身、在地上打滚持续1个多小时以上。车先蕙心理师强调,这些所谓的过度情绪反应,不仅仅是心理上反应,也会合并有身体症状。

2睡时多恶梦

常常在睡觉时作恶梦,醒来后会狂哭、大叫,观察亲人是否在身边,大一点的孩子会无意中说起:“我梦到妈妈被恶魔抓走了……”表达害怕爸妈离开,或担心自己被抱走的念头。

3担心主要依附者受伤或失去他

3岁以上的孩子会表达出:“我不要去学校,妈妈会不见”、“有坏人会来抓走妈妈”等言语,忧虑依附对象离他而去。

4没有主要依附者的陪伴就不睡

假如妈妈出门必须留下宝宝,没有妈妈在身旁,宝宝就会哭闹、无法入睡。

“儿童及青少年的分离焦虑症痊愈率极高。”车先蕙心理师表示,若家长发现孩子有上述婴幼儿分离焦虑症的表现,应该积极寻求医疗协助。一般情况下,爸妈应建立“分离焦虑是孩子正常发展过程”的心态,不要去抱怨与打骂孩子,包容孩子的情绪、多给正向的回馈、鼓励他继续进步,让孩子感受到即使爸妈不在我身边,还是很爱我的,并安心迈向他独立学习之路。

(责任编辑:zxwq)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相关推荐: 怎样解决孕妇产后忧郁症(1)

很多产妇产后会变得焦躁,情绪不稳定,不接触社交活动,这就是产后忧郁症的表现,我们应该如何解决,怎么样能缓解这种想象,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产后抑郁症的表现: 1、失眠、疲惫、犯困、食欲不振、健忘。这些表现都属于生理上的表现,有些产妇因为产后抑郁还会造成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