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 · 11/19/2021

专家:为何距离产生美

  在人际交往心理学中,中等程度的空间距离最能令人产生心理的吸引效应,使人乐于积极地进行人际交往,而过近或过远的空间距离则会使人产生排斥或疏离的心理效应,使人际交往发生障碍。那么,为什么会产生心理距离效应呢?

  首先,是心理适应的原因。古人云:“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朋友之间形影不离,日日见面,友好相处,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心理距离,那么就会感觉不到对方的优点和长处,而对其他人的优点或闪光点则会明显地感觉到,因为空间距离之故,不会产生适应现象。

  其次,是心理的隐密性原因。一个人不愿意他人在空间上太接近自己,自己也不太愿意去接近他人,其中重要的原因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都不太喜欢由于他人的接近而把自己看得太清楚。也就是说,一般人都不太喜欢做“透明人”,特别是不喜欢被他人看清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如果朋友之间不恰当地把心理距离拉得太近,没有给对方适当的自由度,就会感到对方让自己有许多不满意,从而就会出现心理排斥或逃避的心理反应。

  再次,是与个人关系发展模型有关系。处于初相识阶段时,一般来说,心理距离效应是微弱的、短暂的、表面的,主要是外表形象、热情文明的举止对心理距离效应产生重要影响。处于亲密阶段时,也就是所谓的中等程度的空间距离时,就会产生良好的心理距离效应,即自己人效应。人们会把自己的交际伙伴看作是一个第二自我的个体,理解并欣赏对方内心对世界的看法,即彼此之间在情感、认识和行为上存在着一种亲密的关系,双方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感情、观点和行动。到相熟阶段,也就是心理适应期,则会对对方的优点视而不见,看到的尽是缺点和不足,自然就会产生心理排斥或疏离。

(实习编辑:梁子豪)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相关推荐: 一味吐苦水并不能减少压力

  遇到不顺心的事,很多人都希望找朋友说一说。然而,据美国“生命科学”网近日报道,一味地倾诉、吐苦水,并不能起到多少减压效果。   英国肯特大学心理学家乔基姆・施特贝尔等人即将发表在《焦虑、紧张及应对》杂志上的研究发现,遭遇一些小的失败或打击后,如果只是大吐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