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 · 11/19/2021

心理效应介绍:超限效应

  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 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 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称之为“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如:当孩子不用心而没考好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最后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因为孩子一旦受到批评,总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心理平衡,受到重复批评时,他心里会嘀咕:“怎么老这样对我?”孩子挨批评的心情就无法复归平静,反抗心理就高亢起来。

  可见,家长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实习编辑:李丽欣)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相关推荐: 解读好色男人的五种典型心态

  好色在某种程度上讲,是人的本性,也是生理机能的正常反映,不独为男人所独有。这种内心的好色只要不在言行举止上反映出来,用理性将之控制为隐密的内心活动,这种男人在外表就看不出来好色。但好色之好,有喜欢的意思,这完全正常。但过度了,就让人一眼看出是男性激素分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