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岁的小琴是平面设计师。她的设计总是充满创意,但每次交稿前总处于极端焦虑状态中,交稿时间都要一拖再拖。交稿后,即使客户满意,她还是会找出作品的很多缺点,因此常被低落情绪所包围。心理医生告诉她,这属于典型的完美主义倾向。
完美主义者总是对自己提出很高的标准,经常处于羞愧、缺乏自信心和自我怀疑中,而且常因担心犯错而将任务无限期拖延。自称“中国最著名的抑郁症患者”的崔永元在主持“实话实说”节目时,要求每一期都得完美,还要越来越好,最后得了抑郁症。完美主义常会导致忧郁沮丧、焦虑、逃避等问题,英国首相丘吉尔说过:“完美主义等于瘫痪。”
生活中,有3招能帮我们摆脱完美主义:
第一,目标要实际。即使是最著名的音乐家、诗人,也只能拥有寥寥几篇传世名作,因此我们也不必要求事事尽善尽美。设立更现实的目标反而让人有勇气走得更远。
第二,肯定和庆祝自己的成功。美国文学家爱默生说:“幸福并不意味着一切都完美,而是不再把目光停留在缺陷上。”我们可以记录每天取得的成就和最值得骄傲的事,以及收到的赞扬和积极反馈。心情低落时打开看看,会心一笑间重拾自信。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一)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 要想帮助孩子克服压力先要了解孩子心理上有什么压力、压力是从哪里来的。所以,必须听听孩子的倾诉,要抽出时间和孩子面对面地交谈,专心地看着孩子,认真地听他说话。只有父母肯把心交给孩子,孩子才肯把心交给父母。这样,你才能了解孩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