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悚体验――“鬼压床”
年轻医生:我遇鬼了!
一天早上,我很早就回到科室。科室里可热闹了,年轻的值班医生小凌正在叙述他昨晚的可怕经历:
“昨晚值班房里闹鬼了!我半夜醒来,身体突然动不了,胸口好像被什么东西压住,没办法呼吸。我想叫人,喊救命,却发现自己根本发不出声音。那时,我好像看到有个鬼影走近我,我想这次惨了,不知哪个冤魂认错人了。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值班护士进来拍了我一下,说有急诊,这才把这冤魂赶走,我的身体又可以活动了。后来我就没敢再回去,在办公室坐了一晚夜没敢睡……”
这时,一名护士马上说:“你这是‘鬼压床’呢,我小时候听奶奶讲过。你快去祈求一个护身符吧。”
听了他们的对话,我哭笑不得,忍不住说道:“小凌不是见鬼了,而是患了睡瘫症。身为医务人员,你们应该对这个病有所认识,不然怎么知道病人去认识这个病?”
小凌着急地问:“主任,这是怎么一回事?我为什么会有这个病?该怎么治疗?”
看来,睡瘫症的“鬼”还真把当医生的他吓坏了。普通人遇到这个病恐怕是寝食难安吧?下面,我们就开看看这“鬼”的真面目。
体验:绝对恐怖
睡瘫症,是指在睡眠期间发生了短暂的不能自主运动(就像是突然间瘫痪了)的恐怖体验。由于病人身体不能移动,像有东西压住胸口,民间形象地称之为“鬼压床”。
发作时,病人对周围的环境是有意识的,但会出现幻觉、幻触、幻听等特殊的恐怖体验,以幻觉、幻听常见。这种幻觉通常是很强烈、稀奇古怪的,因此会对病人造成很大的困扰,病人有强烈的恐怖感和垂死感。
比如,幻觉的内容可以说是人物、动物、或其他物体的实体或影子,如灵魂、恶魔、吸血鬼、怪兽,“看见”由远而近的脚步声。这些经历就像做噩梦似的。
电视上曾报道有人亲身经历被外星人掳走,全身不能动弹的事件。估计这些人也是患上了睡瘫症。
所幸,这种睡眠瘫痪可以因外力的介入而终止,例如有人呼唤或推动病人,病人的身体就可以恢复活动。
脑子醒了,身体“赖床”
尽管原因还没有完全清楚,但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睡瘫症是大脑皮质与运动神经元不同步的结果。也就是说,是在大脑皮质已经苏醒,但运动神经元并没有同步苏醒的情况下发生的。
大脑从睡眠休息中复苏过来,还来不及和身体重新连接,人处于半睡半醒状态,梦境与现实互相交错,导致身体与大脑发生不协调的情况。此时全身肌肉张力最低,所以会造成自己想要起来,却起不来,想发声,却喊不出声音的状况。
过度疲劳,易惹“鬼”
据研究报告,有40%~50%的人一生中至少会出现一次睡眠瘫痪,大多数病例是散发的,也有家族遗传的,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初次发作通常在青春期)。它的发作与心理因素有很大关系,压力过大,太过焦虑、紧张都可能诱发。
我们都知道,人的睡眠时有一定周期的,分为清醒期、浅睡期(Ⅰ、Ⅱ期)、深睡期(Ⅲ、Ⅳ期)、快速动眼期(REM期),正常的睡眠周期应该从清醒期进入浅睡眠,再遵循浅睡期―深睡期―浅睡期―REM期的睡眠规律进行循环。睡眠瘫痪发生在REM睡眠期,是暂时性的睡眠障碍,通常发生在刚入睡时(睡前型)或醒来时(睡后型)。
可能有人马上会问:不是说睡眠首先进入浅睡期吗?怎么,会发生睡瘫症呢?
是的,正常状态下,睡眠从浅睡期开始,但在睡眠严重不足或病理状态下,睡眠首先进入REM期,就可能出现睡眠瘫痪现象。这也解释了多发性睡病(一种原因不明的睡眠障碍)的病人为什么会有睡瘫症的症状。
因此,过度疲劳、睡眠不足就可能会诱发睡瘫症。像小凌这样的年轻医生,值班时睡眠不足,睡眠质量差,心理紧张,总担心随时有急诊,就容易惹“鬼”上身。
此外,有些药物也可以引起睡眠瘫痪的发生,曾有服用抗焦虑药后出现睡眠瘫痪的报道。
治疗:良好的作息是关键
睡瘫症通常没有并发症,发作后一切恢复正常。一般情况下,这种病不需要特殊的治疗,只要注意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紧张,试着不要让自己太累,不要熬夜,维持正常的作息,通常就会减少发作的机会。
有研究报告显示,86%的睡瘫症病人发病时处于仰卧位,所以侧卧睡眠可能可以防止睡瘫症发生。如仍频繁发作,应及时就医,排除身体或精神上的其他疾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实习编辑:杨丽珍)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提到暑假,恐怕没有几个孩子和家长会认为这是什么“假期”,对孩子不是“休息”,而是“战斗间隙”,各自总结前一阶段得失,尽快各自休整,补充“武器弹药”,准备随后即将到来的新“战斗”。而家长就是孩子在前线战斗的后勤保障,孩子在前方战斗,家长无时无刻不在焦虑;孩子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