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0年刚提出“假日综合症”这个概念的时候,并没有得到社会和公众的认可,很多质疑纷纷而来。近年来,很多媒体都会在长假前后热炒关于假日健康的问题,目前出现了很多如“节日购物综合症”、“假日美食综合症”、“假日忧郁综合症”、“假日电视综合 征”、“假日儿童甜食综合症”、“节日肠胃综合症”等新的名词,这让很多人对7天长假如何健康度过感到非常疑惑。放长假真的会像这些媒体宣传的那样带来诸 多的健康问题吗?节后感觉到的不适真是节日综合症带来的吗?-psytopic.com
自1999年国家实施春节、“五一”、“十一”放三个7天长假以来已经七八个年头,人们对长假期间的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关心。“假日综合症”是一种由于人们对放长假不适应或者不正确的度假方式所造成的心理或生理的不良反应。但很多新的“综合症”都是在夸大其辞,因为许多疾病是在生活中长期积累下来的碰巧在节日发病了,这并不应该“归罪”于长假。心理专家指出,许多节后综合症的症状并不是真的来自身体的病痛,而是来自节后倦怠的情绪。
●“假日综合症”无形中被夸大 近年来,很多媒体都会在长假前后热炒关于假日健康的问题,目前出现了很多如“节日购物综合症”、“假日美食综合症”、“假日忧郁综合症”、“假日电视综合症”、“假日儿童甜食综合症”、“节日肠胃综合症”等新的名词,这让很多人对7天长假如何健康度过感到非常疑惑。放长假真的会像这些媒体宣传的那样带来诸多的健康问题吗?节后感觉到的不适真是节日综合症带来的吗?
据北京同仁医院临床心理科心理医生许医生介绍,最初国家实行7天长假是人为的社会改变,人们会从心理、生理上对新事物有个适应阶段。在2000年第一个“五一”长假期间和假期过后的一段时间,我发现来临床心理科就诊的病人比往年多了许多,因此,总结提出了“假日综合症”这个概念。在国家促动了经济、购物、旅游等多方产业发展的同时,也给没有度长假经验的人们带来了心理和生理上的负面影响。由于不适应长假,不会合理安排分配休假期间的时间、体力等原因造成了节假日后的不良反应。
在2000年刚提出“假日综合症”这个概念的时候,并没有得到社会和公众的认可,很多质疑纷纷而来。但到了第二年、第三年社会上、媒体上以及其他医疗部门也开始重视到节日期间的健康问题,同时也认可了“假日综合症”这个概念。
“假日综合症”是一种由于人们对放长假不适应或者不正确的度假方式所造成的心理或生理的不良反应。但近年来,很多媒体在每个长假来临和过后都会用很大篇幅宣传假日期间的健康问题,其中很多新的“综合症”都是在夸大其辞。因为许多疾病是在工作生活中长期积累下来的,到了节日引发的。比如,有个年轻人到了节假日生活更不规律,打了两天麻将没有吃饭,以后几天一吃东西就胃疼。
其实,这是他日常对肠胃的保养就不好,有了胃溃疡没有及时治疗,过节期间的不良生活习惯使疾病更加严重,这样的情况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健康保养。还有很多诸如旅游时出现颈椎错位、爬山时不小心摔断了腿等,这些都应该属于出行中的意外伤害,这并不能归罪于“长假”,但也被一些媒体归入了“假日综合症”里面。
正因为如此,很多人对如何健康愉快地度过长假都感到茫然。在家呆着怕得“电视综合症”、“美食综合症”,去购物因为商场空气不好,人员拥挤怕得“购物综合症”,外出旅游怕得了“旅游疲劳综合症”,独处的人又怕得“节日忧郁综合症”,有的人甚至对长假产生了恐惧感。
其实,不论是放长假或者短假,甚至像早些年为工作不休息的时代都会因为个体原因出现心理或生理问题。现在有了长假,人们应该对新事物、新问题逐渐适应,对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泰然处之,不要草木皆兵。媒体或其他卫生部门也不要对节日健康问题扩大化、灾难化,使人们对“假日综合症”的问题抱着不夸大也不忽视的态度,合理安排,松紧有度,健康度假。
●三个长假
“假日综合症”各有特点
春节长假:春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是有亲情色彩的节日。在这个节假日里,探亲访友是最主要的活动。这段时间里,感到兴奋疲劳而导致情绪不良的是主要成分。另外,感到孤独郁闷的患者也比平时要多很多。
“五一”长假:春夏交接,正是旅游的好季节。在这个节假日里,很多人会外出旅游,在旅游过程中出现的疲劳和不良情绪是前来就诊咨询的患者中最为多见的。
“十一”长假:国庆期间,接近年底,社会活动较多。很多人已经开始为一年的工作考核、事业发展而感到忧虑和忙于应酬。在这个节假日里,很多工作压力大的中年人会感到焦虑烦躁而前来就诊做心理咨询。
●四种情况易患“假日综合症”
节日中走亲访友,交际应酬频繁,总是处在兴奋之中,生活规律也随之改变。上班后会出现生物钟紊乱、疲劳、易激惹等。这种情况可以在假期中合理安排走访计划,量力而行。可以通过电话、E-MAIL等现代方式沟通问候亲戚朋友。
出游、购物中出现事故、拥堵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影响了假期生活质量,甚至把不良情绪带到了之后的工作之中。这种情况应用健康的方法把恶情绪转移开,比如向朋友家人倾诉不快、唱歌听音乐、做运动来发泄不快等等。不要因自己的不良情绪伤害到家人同事等其他人。
在假日期间饮食无度,营养过剩,消化不良。由于在喜庆的节日里,家家都会吃得比平时丰富,但同时也打破了正常的饮食规律,造成了身体的不适,从而会影响假日后的工作。这种情况应在节日期间控制饮食,适量饮酒,少食油腻。如果已经在节后感到不适,应进食清淡食物,服用胃动力药,严重者到医院就诊。
节日往往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很多离异、离乡的人会在长假里感到格外的孤独。假日过后,带着这种不良的情绪上班会影响工作,如果由于工作压力而缓解不过来的人还有可能产生抑郁情绪,一旦抑郁情绪持续很长时间还有可能导致抑郁症的发病。这种情况发生应学会自我调节,学会享受孤独。清闲的时候看看书、看看影碟或者享受无拘无束的单身旅游。主动地邀请朋友聚会,不要怕被拒绝。也可以发短信、打电话给远方的家人、朋友倾诉孤独和苦闷。
●四种人易患假日心理疾病
工作狂型
这类人日常工作生活都是快节奏,忽然放长假休息不下来,就像汽车开足了马力忽然急刹车一样。他们放长假往往呆在家中无所事事,感到焦虑烦躁,爱发脾气等等。
应对方法:不要一下放松休息,应一半时间休息,一半时间工作。可以用半天的时间外出散心,下午或晚上工作学习,用一定的时间来做些轻松的工作缓解无聊的情绪。
恐惧上班型
这类人放假休息了很长时间,该上班的时候往往有逆反情绪。他们会以各种理由如请病假、事假、倒休等想多休息几天。如果不能多休息的话,他们会在临近上班时提前感到焦虑不安、失眠烦躁等等。
应对方法:有计划地安排长假的活动时间,在最后两天回归工作状态,保持日常工作生活的作息时间,调整生物钟。自己有意识地把生活规律向上班时过渡,同时做好上班的心理准备。
不适应工作节奏型
这类人休息了一个长假,开始工作后猛然间面对快节奏、大工作量的生活时感到非常地不适应。本来应该在休息了一段时间后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相反,他们往往不能集中精力工作,常犯一些错误,要很长时间预热才能恢复到放假前的工作生活中来。
应对方法:刚上班来工作量不要一下恢复到放假前,有一点过渡时间。先把必要完成的工作完成,把不急的事情放一放,自己给自己一到两周的时间根据个人工作情况慢慢增加工作量。这样既可以高质量地完成工作,又不会给自己过大的压力而感到焦虑烦躁。
疲劳过度型
这类人往往喜欢旅游,交际应酬,在长假休息期间会外出旅游,甚至参加野外探险,深入荒漠等活动。本来很长的一段休息时间,他们反而会更加疲劳。开始工作后又不能得到良好的休息,会出现身体和心理的不良反应。
应对方法:应在假期来临前先合理安排出行计划,留给自己一些休息时间。如果已经带着疲劳归来上班,那么应尽量下班后多休息,保证夜间睡眠充足,这样才会尽快地从疲劳中恢复过来。可以试着睡前轻松散步、喝杯牛奶、保持平稳情绪等方法促进睡眠,如果因为兴奋还是无法入睡,可在医生帮助下小量、短期服用安眠镇定类药物促进睡眠休息,尽快恢复体力。
(实习编辑:张曼)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攻击型: 这种类型的人倾向于通过攻击的方式,把人推开,和人结束关系。他们的家教一般是严厉的,父母希望他们长大成为一个重要人物,一旦做不好就会被责备。长大后,他们成为既谨小慎微又叛逆的人,常与人搞不好关系。父母的严厉使他们想反抗,可是自己的道德观念又不允许反抗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