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阶段,是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发生变化的重要阶段,而在这个阶段,逆反心理是中学生中存在较为普遍的一种心理现象,因此许多家长也会抱怨孩子越来任性,不听管教,老师也感觉到学生在管理上有很大困难。那么家长和学校该如 何对待中学生的这种逆反心理呢?
家长–走进孩子内心世界
父母应看到孩子的成长,尊重孩子的自尊心,信任孩子,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而只有真正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了解他们丰富的智慧和细腻的内心世界,才能与孩子更融洽地相处。还要相信孩子有独立处理事务的能力,允许并积极邀请他们参与家庭的管理。比如,让孩子利用周末尝试做家长,由他们安排各个成员的活动,这不仅展示了孩子的能力,同时使他们做到了换位思考,加强了与父母的情感。
家长应该避免以下4种错误的教育方式:(1)打骂、体罚。这种教育方法不但不能使孩子认识到错误,还会使孩子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从而愈发倔强、暴躁,甚至走向极端。
(2)哄骗、利诱。这样不利于孩子树立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目的性,不利于孩子健康价值观的养成。(3)讽刺、挖苦。这会使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失去学习的信心,对家长的教育产生反感。(4)溺爱、迁就。这会使孩子变得娇生惯养、更加为所欲为。
教师–用“赞扬”杜绝“破窗”
要用积极、鼓励的教育方式代替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破窗户理论”给我们很大的启示。科学家将两辆外形完全相同的汽车停放在相同的环境里,其中一辆车的引擎和车窗都打开,另一辆则封闭如常,保持原样不动。三天后,打开车窗的汽车被破坏得面目全非,而另一辆则完好无损。
科学家又在剩下的车窗上打了一个小洞,只有一天工夫,车上所有的窗户都被人打破,内部的东西全部丢失。这表明,人们往往认为坏的东西让它再坏一些也无妨。而对于完美的东西则会主动地维护它,舍不得破坏。
学生的心灵好比是车,是否完好无损,就看教育工作者的态度和维护的技巧了。表扬、赞美是一种认可、一种肯定,更能使孩子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逆反心理的存在对青少年学生的的健康成长有着严重的危害。如果在这一阶段,对他们的这一心理不能及时加以引导和教育,就很有可能对他们以后的性格、为人处事、人生观、价值观的发展和形成都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这一时期引导存在逆反心理的青少年学生,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心理品质,对于家长、学校来说,都是不可忽视的。
(实习编辑:张曼)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在月儿准备婚礼的那段时间,我都在她身边,陪她照相,买结婚用品,和宾的见面次数多了起来。可以看出来,宾很有经济实力,月儿甚至直白地说:选择他,就是为了不亏待自己。 还是先从我的爱情经历说起吧,大学毕业那年,我的爱情和远一起消失。他是个固执的南方人,尽管在毕业前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