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专家对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提出心理学建议

  1、在当前,地震地区的人们,除了眼前的与安全和生活有关的问题外,最担心的是,是否还会有危害性的余震;在其他地区的人们,最关心的是自己的所在地是否会有地震。因此,有关预测权威机构要立即、并不断及时发布适时预报。虽然地震预测还是一个国际性的难题,但是,只要科学表达,人民群众都是可以接受的。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地防止谣言而至的社会的不稳定。

  2、发动各级媒体,通过介绍“地震知识”的方式,传递地震在国际范围内是常见的自然灾害,而这次汶川地震并不是危害最大的地震之一的信息。

  3、各种媒体(报纸、电视、电台、网络)要不断报道政府、各级领导、救灾队伍的活动情况,这会极大地增加受灾群众获得社会支持的感受,有利于他们克服困难、避免心理危机、战胜自然灾害。各级媒体应不断插播有关消息,以显示党和政府对抗震救灾的高度关心,对全国人民的高度责任感。

  4、组织报道过去我国战胜地震的事例,向国民传递正面的信息,使得受灾和未受灾的群众从心理上减轻压力。人的心理压力一旦减轻,就会更积极的思考和积极地行动。

  5、凡是灾害出现时,一定会有助人利他行为出现。要及时对这些好人好事进行深入报告。这一方面可以从正面调动人的积极性,也可以使受灾人群感到有所依靠。

  6、要注意防范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地震谣惑奥运,及时进行正面引导。

  7、心理危机一旦发生,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克服。心理干预实行的越早,防止发生心理危机的效果越好。为此,在抗震救灾工作中要注意对涉及人员的心理干预。

(责任编辑:甘甜)

文章来源于相关推荐:大学生如何妥善处理人际交往中的问题?

  要注意面子问题。  面子问题在大学生的交往中尤其应被重视。很多时候大学生的交际冲突不是体现在大的问题上。往往是一次无意的碰撞、不经意的言语伤害,或区区小利等,本来只要打个招呼就可。从心理学角度讲,则是双方都在用不适当的方法维护自尊,即典型的面子心理。仿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