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中,宿舍的影响在与日俱增。对于每个大学新生而言,宿舍都是一个成长成熟的熔炉,解决好宿舍人际关系,更是重中之重。
在中国的大学里,如果有谁觉得宿舍只是一间可有可无的栖身之所,那么我敢说,他的大学生活肯定不及格。如果持此观点的人是老师,那么他对学生的协助肯定会出现“盲区”。
很多步入大学的新生都会说:“高中那会儿的班级多好……”而当他们走出大学时,就会转而留恋自己的宿舍。专业大课让班级概念逐渐淡化,繁忙的科研、教学或者管理工作让班级导师、辅导员们疲于奔命,自顾不暇。相对松散的管理环境中,宿舍的力量潜滋暗长。
传统观念中,对学生最重要的影响来自于教师权威,然而它的影响力每况愈下已是事实。第二类影响来自校友学长,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当下,校友的影响力更加不容小觑。第三类,也是最直接的影响力来源便是宿舍。那个略显杂乱(当然不少都是相当杂乱)的地方没有唠叨说教,略显“复杂”的人情往来和让人欲罢不能的“寝室文化”,这些构成了宿舍对其成员独特的影响力。
被宿舍“拒之门外”
桦在入学的第三个月被“宿舍”拒之门外。那一天,除他之外,宿舍里的7个男孩儿齐刷刷来到辅导员办公室,他们忸怩着,一副难于启齿的样子。一个宿舍里最壮实、喜欢打中锋的男孩儿眨巴着眼睛红了脸,说:“老师,我们要是说出来,你不会觉得我们都太小心眼儿,不像男人吧?”
关于桦的“恶行”被七嘴八舌地抖搂出来:入学至今,他从没有打扫过宿舍卫生;他住在上铺,垃圾随手乱丢,甚至有两次把擦鼻涕纸扔到别人的水杯里,让人恶心了好几天;他身上最多不超过10块钱,借钱从来不还;每次同学从家里带来好吃的,他都不请自来,吃得最起劲,但自己的零食全都锁在柜子里;嘴里的脏话太多;他喜欢显摆,总说自家的别墅有多大,宿舍条件有多差,不管别人爱不爱听,唾沫四溅;大家都睡觉的时候他还叽里咕噜地用家乡话打手机“煲电话粥”,声音特别大……林林总总,两个多小时过去了,最后他们一致表示:这样的人大家受不了,想“扁”他的冲动已经忍耐很久,希望学校快点儿把他调出去。
看看,都是“小事情”,听起来确实有些细碎啰嗦,难怪那些男孩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我努力回想印象中桦的样子,细细白白的乖男孩儿模样,入学成绩很高,报到时父母一起飞过来送他,叠被铺床忙得不亦乐乎,他坐在一旁打游戏……
拉他出“泥坑”的好兄弟
若干年前,有个宿舍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一个男孩儿家里很贫困,来自边远地区的小县城。初次来到大城市,看到周围的同学全都在用手机,既新鲜又羡慕。当了班干部,发现手机的作用更大了,很多通知都是一条短信解决的。他犹豫了很久才和父母开口,终于拿到了新手机。可是没过三天去网吧发邮件,手机丢在那里。宿舍里的哥们儿陪他报警,警察叔叔不屑地说:“大案子我们还接不过来,你这小事情还是自认倒霉吧!”宿舍里大家知道了,同情之余偶尔还会有善意的取笑。
不敢告诉父母,他难受到要“内伤”。犹豫了很久,这个连和女生讲话都会脸红的孩子偷拿了老乡的银行卡,取出了2400块钱买了新手机。案发时警察来到学校,宿舍正在聚餐庆祝他19岁生日。他在全宿舍面前被带走……
在看守所里他度日如年,宿舍里的七个男孩儿也都后悔,当初的取笑换作关怀该有多好。大家联名写了材料,在他们眼中,这个“兄弟”勤奋上进,成绩优秀,不是个坏人,他去犯罪宿舍的哥们儿都难辞其咎,因为大家没有真正去关怀他。
最终这个男孩选择了退学,走的那天大家都哭了,留下的7个也仿佛成熟了很多。他和兄弟们的联系从没有断过。他知道,虽然踩进了泥坑,但是只要自己愿意,兄弟们愿意拉他、等他走出来并且和他一块儿往前走。现在,远在美国读书的他还会经常和大家聊天。
不想“沉沦”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宿舍都在发挥正向的影响,小鹏最大的心病是不知道该拿自己的室友们怎么办。一块儿聊天打球,很开心;一块儿偶尔翘课睡懒觉,似乎也无甚大碍;一块儿在考前“临阵磨枪”,把互助精神发挥到极致。
但是且慢,一块儿去“刷夜”,小鹏打心眼里不乐意。家在农村,父母赚钱不易,最大的理想是顺顺利利学习四年,拿到学位证找到工作自食其力,让妈妈别再每天割草喂牛那么辛苦。可是这些心情宿舍的哥们儿可看不透。看到小鹏不去刷夜去自习,哥们儿的怪话就冒出来:“那么勤奋,想当三好生啊!”
哥们儿大都家境不错,人手一台笔记本,当然最大的用途就是坐在被窝里大家联机打游戏,直玩到“本本”发烫。小鹏没钱买,也不想像他们那样去“烧钱”和“沉沦”,哥们儿笑他“老土”。久而久之,室友们的圈子似乎逐渐把他排斥在外,小鹏无奈又痛苦。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职场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平时大家在公司中与同事相处,看似关系很和谐,但是只要有利益的存在,同事随时都有可能与大家变为敌人。职场中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其中不乏有一些小人,这些小人总是为了谋取利益做一些不道德的事情。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 1、擅长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