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 11/20/2021

见义勇为的心理根源

  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精神卫生学院博士  安  宁

  面对发生在身边的突发事件,有的人会“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有的人则选择远离“是非地”。理性的见义勇为是我们社会提倡的公民道德,那人为什么会对他人伸出援手呢?

  人类见义勇为的行为可能是一种本能。生物学家道金斯认为,任何生物包括人类都是求生机器,这种“生”不仅是狭隘的个人生存,还是作为种群的生存。所以,虽然见义勇为会牺牲个人利益,但如果能保全大局,维持种群内部稳定与和谐,保证群体的生存和繁衍,挺身而出这种利他行为是得到推崇和赞扬的。慢慢的,这种行为内化到道德层面,就有了现在“该出手时就出手”的心理动因。

  有挺身而出的冲动,但是否落实到行为,还与当时的环境有关。我们都有这种感受,遇到需要帮忙的人,如果周围没有别人只有自己,那么我们更愿意主动帮忙,但如果周围还有许多人,我们就会犹豫不前。社会心理学家认为这是“责任分散”导致的,即由于他人的在场,导致单一个体面对紧急情况时所承担的责任减少,心理产生“还有这么多人呢,我待着就行了”的想法。出于这种心态,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很多街头事故中有那么多冷漠旁观的人了。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相关推荐: 从酒后的行为看性格类型

一次聚餐一定少不了美酒,一次促膝长谈也会有美酒陪伴,喝酒的作用在于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同时还可从酒后行为看出此人的性格类型。因为不同的人在喝完酒后有不同的表现,有人直接倒下就睡,有人则会借酒撒疯,两种不同的行为透露出两种不同的性格。来看看下文介绍的饮酒性格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