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 11/20/2021

心理学:全面解读自我效能感

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在诸多心理学派中,他的“社会学习理论”是对心理学界最大的贡献,对实验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均产生了重大影响,这种影响甚至扩展到了教育、管理以及大众传播等社会生活领域。

1977年,班杜拉提出了“自我效能”的概念。经过20年的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他于1997年出版了《自我效能——控制的实施》一书, 对自我效能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

班杜拉发现,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有两个:一是个体的行为结果,二是个体受自我认知的影响而形成的对自我行为能力与行为结果的期望。其中,个体对自我行为能力的期望对行为结果起决定性作用,我们将之称为“自我效能感“。在度麦学苑心理关爱中心,经常接待因自我效能感低做心理咨询的来访者。

自我效能的主要作用是调控个体的行为。

众所周知:行为决定结果。因此,个体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决定了个体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目标,亦决定了其行为结果。

自我效能感对个体的影响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对个体选择与坚持的影响

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决定了个体在选择任务时的难度系数。

通常,自我效能感高的人会对自身能力有着准确而清晰的了解,并倾向于选择自己能力范围内且富于挑战性的任务,并在对成功的不断体验中坚持挑战,实现自身能力的提升,一步步走向更高的阶段。

而自我效勇感低的人恰恰相反。他们不了解自身的能力范围,不确定自己适合怎样的任务,也不敢接受挑战。对自身能力的迷茫导致他们无法做出正确的选择,亦无法在选择之后勇于坚持。

2、对个体思维和行为的影响

任何事都没有100%的成功率,但是,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却决定了成功率的百分比。

自我效能感低,个体就会处于对失败结果的担心和恐惧中,导致无法全身心投入到行动中去,而影响其真实能力的有效发挥,因此容易产生失败的结果。

自我效能感高,个体就会处于对成功结果的预想和感受中,对成功的预判有助于个体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集中注意力分析和解决问题,并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正常甚至超常发挥,因此更容易接近成功。

3.对个体归因方式的影响

任何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必然性,且事件的意义都分为正反两面。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决定了个体对事件的归因方式。

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对任何事件都能正向看待,发现事件的正向意义,并将失败的结果归因于自身的努力不够。

而自我效能低的人,则会对任何事件进行负向看待,只看到事件的负向意义,并将失败的结果归因于自身的能力不够、运气不好等。

一个相信自己“屡战屡败”的人,总能找到退缩的借口;而一个督促自己“屡败屡战”的人,却总能找到前进的理由。所以,提升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是帮助他提升个人能力、缩短与成功之间距离的有效方式。

许多成功者都是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之后才收获了成功,而我们无论是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还是在家庭教育的模式里,都要不断提醒自己以下两项内容:

一是语言能改变世界。

“说什么”永远不如“怎么说”重要。

面对成功,我们可以担心“万一下次失败怎么办”,也可以坚信“我一定会更加成功”。

面对失败,我们可以告诉自己“我已经失败了”,也可以提醒自己“我只是尚未成功”。

二是积累成功的体验。

生活和工作中,总有一些事是我们所擅长的,学会鼓励和赞美他人固然重要,但是,学会鼓励和赞美自己则更加美好。相信自己的有效前提是“了解自己”,充分了解自己的能力所在,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相信自己的坚强后盾则是“欣赏自己”,充分感受自己的美好之处,就能让自己的能力得到极致的发挥。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相关推荐: 传授:职场沟通重在“听懂”

周末去朋友家聚会,大家的讨论都定格在来年的学习计划上。突然有个朋友说,她来年的第一个功课,就是要学会聆听,学习不再打断别人说话,让别人把想说的话说完了,再表达自己的想法。听起来很意外,这还需要学习吗?在座的不是已经为人父母的,就是上班很多年了,难道他们还不会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