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今年北大小硕毕业,找了份起薪8000多/月的工作,但父亲早就在亲戚面前夸下海口,每年我能赚上百万元毫无压力,知道我的工资之后,对我恶语相加,认为给他丢了脸”。北京大学论坛的这则帖子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也许这样的例子是极端个案,这种遭遇却引发了众多年轻人的共鸣。细心的人不难发现,生活中,父母们在一起谈论的话题大多数都是:孩子考上名牌大学了、儿子当上领导了,女儿找了份好工作等。有时候父母的炫耀会让很多子女觉得很为难。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首先,作为父母,人到老年,青春不再,又离开工作岗位,心理越来越失落。他们迫切需要找到一种方式填补心理空缺,达到精神安慰,把“与众不同”的地方展现出来。其次,有一些父母因为时代的影响或某些不可抗拒的客观因 素,导致年轻时候的愿望落空,等他们有了子女,自然而然便寄托在了子女身上,对他们来说,子女的成功也是对当年未完成夙愿的满足和慰藉。最后,近些年来, 北大等名牌院校给世人树立起一种能够培养非富即贵成功人士的形象,有的父母在子女上了名牌学校后心理期望过高,因此,当他们发现孩子毕业后赚的钱远没有自 己想像中的多,会出现强烈的心理落差。
中国人的名校情结是有历史的,也是现实的,名校毕业生在就业和升迁上有自然的优势,望子成龙的心情我们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作为父母,如果简单的 把孩子读名校当成一种大富大贵的渠道,这样不仅会给孩子过度的压力,还会让孩子对自身定位出现偏差,树立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对中国的教育和整个社会 来说,都将是一场灾难。
一个健康的社会,成才的价值观应该是多元的。只以成功论英雄,只以金钱多少、官位高低论成功,是对成功的曲解,我们需要扭转这种错误的观念。
第一,作为父母来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相同的人,当父母将自己的意愿和喜好全部施加于儿女身上时,冲突的种子就已经埋下。 父母要明白,比“望子成龙”更重要的是“望子成人”,如今贪污受贿、有财无德的人不在少数,让子女成为一个好人,远比成为一个有钱人更为重要。第二,作为 孩子,要理解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情,明白父母的炫耀其实并无恶意,这只是他们用来填补心灵空缺的一种方式。日常生活中可以刻意“制造”一些机会,让父母有可 以炫耀的 “料”,帮助他们获得成就感。比如带老人听个音乐会、外出旅游一次,让他们在朋友面前可以说说自己的见闻。第三,社会舆论和媒体不应该把眼光停留在名校成 功人士风光的表象上,更重要的是要提醒人们,多关注这些人在成功的道路上付出的艰辛和留下的汗水。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关键词:上海市教委分娩临床心理学上海市教委上海guest552829心理学临床摆脱摘 要:《如何摆脱对分娩的恐惧》…有些,不管怎样心理总有些发毛?(20:57:20)蒋碧艳:如果您在怀孕期间能适当作些锻炼,可以帮助你比较顺利的分娩。我也听过很多母亲说过,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