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心留一片“空地” 生活里不能缺少了情趣

  3月20日《中国经济周刊》报道,今年“CCTV经济生活大调查(2011-2012)”携手国家统计局等部门,首次对国民的休闲时间数量进行了调查。70%的受访者表示日均休闲时间少于3小时,从国际对比来看,这部分人处于奔波劳累、闲暇缺乏之中。还有8%的受访者表示几乎没有休闲时间,可谓忙碌不堪。闲暇经济研究中的“闲钱悖论”(有闲和有钱不能兼得、收入高的地区通常休闲时间少)表现得较为明显:北京的休闲时间排在239位、上海排在177位,成为中国最忙碌的城市之一,广州的表现勉强及格,排在95位,成为在休闲和收入上较为均衡的城市之一。

  所谓情趣主义,就是说生活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赚钱、发展事业,拥有豪宅和名车,更在于让自我精神得到快乐、和谐和舒畅;不仅是为了得到物质成功,更要成为标致的“精神贵族”,拥有更多诗情画意、扶贫济弱、闲散别致的生活情趣。比如业余可以多发展个人爱好:打球下棋、游山玩水、钓鱼作画、品味诗歌、乐于慈善等,努力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爱好广泛者,用这种和谐、平衡、恬淡,为周围带来更多幽默润滑和浪漫格调,更能让自我得到健康、远景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得到事业和精神的双丰收。

  情趣主义不可被小看,当悠闲的生活观一旦成为生活常态,人得到的不仅是心态的平和与心境的稳定,“宁静以致远”这种安静、淡然的心态也将有助人的内在调节机制及发展机制处于均衡的状态,静极生韵,以激活更多内在智慧和发展潜能。按照心理学上的吸引力法则,这种极度和谐的状态,肯定能将那些积极和谐的能量吸引过来,成为穿越岁月的发展力,有助于壮大事业,使得所处团队、群体和阶层和谐地推进、持续地发展。

  当下,“慢生活”已成了生活时尚,“过劳死”仍是屡见不鲜,体面劳动和“有尊严的发展”也颇得人心,但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仍然让很多人身不由己的化身为“经济齿轮”拼命地运转。有些高级白领和老板的收入早就达到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了,也充分具备了慢下来的资本与制造情趣的时间和能力,但在“成功的标准就是财富”的感召下,依然将更多精力放到了事业发展中,主观上不想也不愿慢下来,从而使自己缺少或是毫无闲暇时间来享受情趣生活。

  如此,许多成功人士身处亚健康状态,频频感受着现代社会中暴戾的坏情绪,幸福指数不够高,也使社会群体中的许多人患上了“焦虑症”,有钱有权的人焦虑,没钱没权的人也焦虑。凡此种种,使得有心里疾患的人以及亚健康患者不断增多,终极原因是“心”而非物。

  林语堂在《悠闲的情绪中》写道:“享受悠闲生活当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享受悠闲的生活只要一种艺术家的性情,在一种全然悠闲的情绪中,去消遣一个闲暇无事的下午。这种达观也产生了自由意识,放荡不羁的爱好,傲骨和默然的态度。一个人有了这种自由意识及淡漠的态度,才能深切热烈地享受快乐的人生”。英国哲学家休谟说:“所有人类努力的伟大目标在于获得幸福。”

  在此,借助这种“多数国人缺闲”的议论,还是让我们将情趣主义的旗帜高高扬起来吧,在发展物质和财富的同时,也给心和精神留一片空地;在发展事业的同时,也给自己留出一些享用生活的时间,在情趣生活中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生活不能缺钱,更不能缺了闲。

文章来源于相关推荐:你永远是我纯真的回忆

虽然已经不再年轻,但她看上去依然明艳照人。说起20年前那种朦胧而青涩的情感,她的脸上,依然会飞起少女般的粉红。谁没有娇嫩的青葱岁月,谁没有羞涩的青苹果之恋。当我们在情感和生活之路上一步步成熟的时候,蓦然回首,才会发现,当年的那份情感竟是如此纯真如此美丽。虽然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