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报道在网上引起了很多争议。“2010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调查后发现,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中国学生的想象力到底是不是倒数第一,这个暂无权威定论。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大部分孩子想象力缺乏已经成为了老师和家长的心理共识。
“教育就像是一条河,学生就像河里的石头,不管你是长的、方的、还是带角的,统统都给你磨成圆的。”
“小学时我的想象力也很丰富,结果老师说我有病,还要父母带我去查智商。”
周五预告 想象力为啥没了
倒数第一和倒数第五的数据,不少人表示质疑,也有不少专家学者认为这种结果在意料之中。或许,“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这样的调查结论未必足够科学、严谨和权威,但如何更好地引导孩子强化想象力、创造力,这个问题远比所谓的调查排名结果更值得深思和探讨。下周,新教育版继续关注学生想象力,将邀请教育专家与本市学校的校长和老师集体“会诊”学生缺乏想象力现状,同时也热情邀请您参与话题讨论,并征集培养孩子想象力的“金点子”。
【数字】
4.7%中小学生认为自己有想象力
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的调查还显示,在中国中小学生中,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而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只占14.9%。
其实早在2000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就我国城市儿童的想象和幻想做过一项深入的调查研究。这项名为“我国城市儿童的想象和幻想”的研究,对1370名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二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好奇心、想象力、挑战性和冒险性四个维度的测验。结果发现,想象力的得分最低。
【调查】
一半学生答案一样
右侧这幅抽象画,你觉得它看上去像什么?“外星人”、“动物园”、“金鱼”、“家”、“斗牛图”、“地球”?上周记者邀请本市小学生写下第一感受。很多学生的答案一致得令人吃惊。
调查中,记者在本市某小学选择了三年级和五年级共60名小学生进行测试。在同学们写出自己眼中这幅图画的回答中,36名学生认为是“人脸”或“女人脸”,人数比例超过一半。此外,“河流”、“冰激凌”、“白雪融化”等答案也占了主流。值得注意的是,有5人明确表示“看不懂”,直接交了“白卷”。“我真的看不出来,是不是不能得到高分了?”一位五年级男生显得忧心忡忡。而在回答“人脸”或“女人脸”的36人中,三年级有16名,五年级有20名。在三年级学生中,共出现了8种不同答案,而这一数字在五年级学生中下降到了5种。年龄增加似乎正影响着学生想象力。
“原来我们会认为成年人会去猜测标准答案,但从结果来看孩子们也有了这种心理,想象力慢慢流失了。”正在进行《青少年群体心理优化与积极人格培养》专题研究的天津教科院副教授曹瑞这样解读。
据《现代快报》发起的一项有于“你周围孩子想象力如何”的调查显示,47%的网友称自己周围孩子的想象力一般;40%的网友认为现在孩子们的想象力匮乏;仅有9%的网友认为周围孩子的想象力丰富。
作文模式化 网上抄范文
“如果要写端午节,学生们就都写包粽子,自己不会于是出尽洋相,最后肯定是在父母帮助下学会了,然后穿插屈原的故事。如果要写中秋节,那情节肯定是吃月饼,月亮又大又圆,最后抒发‘嫦娥奔月’的感慨。大多数作文都在这样的套路里跳不出来。”从事多年语文教学工作的杨老师,一提到学生作文就摇头。他觉得现在中小学作文模式化非常厉害。个别学生写了童话,本来让他惊喜,可是定睛一看,“机器猫也在吃月饼!”有的老师甚至总结出学生作文必杀句: “我们都是雷锋”、“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红领巾”。
除了作文套路大同小异,更令他气愤的是,近年来很多学生干脆抄袭范文,不仅用上了老师的参考书,有的还借助网络。“前不久天津下雪了,我就让学生们写《第一场雪》。结果作文收上来一看,4个学生的开头一模一样。我上网一搜,原来出自一篇文章。”记者在网上发现,各种作文网站确实数量惊人,仅在百度输入“作文网站”,相关网页超过了3千万个。“写作文都是从模仿开始,结果孩子都偷懒,直接抄现成的。”杨老师说道。
画画一个样 只管像不像
说到想象力,家有初二女儿的曹女士也在担忧。前几天,她给女儿整理书包,差点没有认出来孩子的“大作”。“上小学时的画五颜六色,什么外星人、架在空中的房子。可现在成了是黑压压的一片,全是中规中矩的房子。”曹女士说她问了女儿,得到了答案――“按照教科书画的。”
“一个外国美术教师寻访我们学校,她让学生们以圣诞节为题创作一幅画。结果发现大多数孩子画的内容都是圣诞树。这名教师很奇怪,为什么学生思维都一样呢?原来教室后面的黑板上画着一棵圣诞树,孩子们正在照着描。后来她把墙上的圣诞树遮起来,要求大家根据想象创作。让她吃惊的是,这些学生想了半天无从下笔。最后这名教师只好又把遮布取下,学生们这才完成了作业。”本市某中学的美术王老师表示,他随后和这名外国老师进行了探讨,发现中国教师特别喜欢问画得“像不像”,而外国教师则喜欢问画得“好不好”。“别看听起来差不多,其实这可是评价标准的不同。‘像不像’培养的是模仿能力,‘好不好’培养的是创造力。我们总习惯用成人思维要求孩子,只能扼杀孩子的兴趣。所以说,一般低年级的学生画的画更随性。高年级许多学生画得越来越中规中矩。”
雪只化成水 标答很给力
同样郁闷的,还有小学五年级学生小雯。在上周的语文测试中,老师出了一个问题:“雪化了是什么?”喜欢看童话书的小雯给出了答案:“雪化了是春天。”就是这个别出心裁的答案,老师却在卷子上打上了一个鲜红的“×”。至于原因,自然是因为跟标准答案不符――雪化了是水。
“我们也没办法。上周考试题目里还有道题,问万里长城的修建反映了什么?有的学生答‘中国人的伟大智慧’,有的学生答‘中国献给世界的奇迹’。其实按我的标准,都可以,但学校要求我们必须按标准答案判卷子。所以上面两条都不能给满分。”小雯班的语文老师向记者抱怨,标准答案也让老师们很无奈。
标准答案并不仅仅出现在课堂上。最近经常陪儿子看电视的孙先生就发现了这一点。“一个儿童益智节目,主持人问‘气球为什么会飞上天?’、‘小猫为什么要洗脸?’这类问题,有的孩子回答:‘气球飞上天去捉小鸟’、‘没捉住老鼠害羞了。’我本来觉得回答得多有想象力,没想到主持人马上说答的不对,然后公布正确答案。什么气球飞上天,是因为里面的氢气比空气的比重轻、密度小这类科学知识。”孙先生突然感到很别扭,单从知识角度看,给孩子们灌输知识不可谓不正确,但孩子们的回答又是那样充满幻想、富有童趣,问题是这些知识与想象力哪个更重要?哪个更有利于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呢?
想象力丰富 成绩也出色
在家长印象中,想象力丰富的学生总是喜欢“胡思乱想”,往往影响学习。很多老师却向记者表示,想象力丰富的学生成绩往往出色,而成绩出色的学生不一定想象力丰富。河东互动道小学语文李广红老师表示,现在国家已经出台了课改政策,目的就是让教学更活泼,让孩子的思维更广阔。根据她的观察,想象力更丰富的同学的成绩已经超过了其他同学。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1)畏惧感:把性生活想像得十分可怕或害怕会怀孕。(2)罪恶感:把正常的性生活错误地看成是可耻、淫乱、肮脏的行为。(3)牺牲感:把性生活看成是为男性服务,要牺牲自己以满足对方。(4)被动感:把性生活看成是被动的事,只是接受伴侣的要求,认为自己主动就是不端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