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恋爱 · 11/21/2021

“怕死”能使人活得更积极!

中国是一个讳言死亡的民族。鲁迅曾举过一个例子,一户人家生了一个男孩,抱出来给宾客看。说孩子将来发财做官的都得到了打赏,而说“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人则遭到一顿合力痛打。但是,在已经过去的28年,“5・12”那黑色的一页才让我们思考,死亡成了我们无法回避的话题,到底应该如何面对它?

英雄末路、美人迟暮,生命的尽头必定是死亡,认识到这种必然性后,人求生的自保机制就催生了怕死的心理本能。美国心理治疗大师亚隆就认为,死亡是人生的背景音乐,而死亡焦虑则是一种永久的心理负担。

人之所以害怕死亡,一方面是因为它的不容商量让人恐惧,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它的不确定性让人焦虑。孔子说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背后藏着对生命流逝不可逆转的揪心之痛。另外,死亡的方方面面又充满了未知:我们不确定自己何时、何地、如何死亡,也不知道死后的世界如何,这些都让我们不安。

肉体死了,成就代代相传

既然怕死是人的本能,为什么古往今来有许多豪杰为了理想抛头颅洒热血呢?社会心理学的恐惧管理理论认为:为了避免被死亡焦虑压垮,人们会自觉不自觉地用各种方法来应对这种恐惧。借用时下一句网络语,就是“好好活,因为我们要死很久”。

有了如此强烈的驱动力,人们一方面更加爱护身体,同时积极地生育后代,让自己的血脉生生不息,也就是《愚公移山》中的“子子孙孙无穷尽也”。另一方面,人们会迸发出旺盛的创造力、斗志,努力取得所处文化肯定的成就。这样即使肉体死亡了,成就还会代代相传,这就在象征的意义上战胜了死亡。美国名将麦克阿瑟的名言“老兵永不死,只是渐凋零”就揭示了这种超越生死的豁达。

从小认识死亡

其实,从小进行正确的死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死亡焦虑。在一些西方国家,小学里常常会让学生思考:如果生命只有3天,你将怎么安排、最想做什么?如果给自己写墓志铭,你会怎么写?这就是一种很好的死亡教育。

而对死亡焦虑严重的老年人来说,引导他们接纳死亡则是必要的。这包括帮助他们回顾和评价一生中的重要事件,喜悦地接纳生命中的欣喜、成就、悲伤和失落,完成那些可以完成而未圆的梦想。

(责任编辑:zxwq)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相关推荐: 负面情绪怎么办?负面情绪自我调节方法

(责任编辑:zxwq)文章来源于互联网相关推荐: 五种尴尬相亲热点排行尴尬一 女:你是第一次相亲吗? 男:是的。女:其实这是我朋友给我的忠告:第一次相亲时如果没有重大的不满意,最好还是跟第一次相亲的对象结婚…… 男:哦?为什么?(她在暗示我什么?) 女:根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