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个体已经无力解决问题,且不及时寻找心理咨询老师协助或社会支持,负面的情绪就被沉积。
不断沉积,不去解决,最终就会升级为心理疾病。主张大学生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从校园内或社会都可以寻求支持。大学校园需要做的不是强拉学生听讲座,做心理测评,而是提供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场所环境。比如有足够的校内心理咨询师,预约咨询不超过3天等等。
预约咨询周期较长
见过不少学校的心理咨询师不过一到两名,预约咨询不仅手续繁琐,而且排队至少要两周以上。在校园内这种较为安全的环境中,通常心理问题是长期积压而来。预约周期较长,无疑会打消很多学生的治疗愿望。对解决问题肯定是很不利的。在现阶段资金、政策等各种原因受限,不能很好为在校学生服务的大学不在少数。
如何更好的进行“预防”
那么,宣传预防应放在重中之重,优先实施的位置。不仅宣传自我辨别、防御。而且可以借助同辈咨询的思路进行互助。不少大学已经有了自己的心理热线,不仅对内而且对外。具有一定心理知识和技能的高年级或研究生班学生,通过夜间和休息时间开展电话咨询、面对面谈心。不能说他们具有非常专业的水平,但至少能够起到缓解和及早发现的作用。
我带的中华女子学院“星雨心理热线”,成立已经七年之久。不仅为学校内部缓解了心理咨询的压力,而且每晚的热线咨询者,绝大部分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同学们。接线的学生,经校方严格选拔,经培训后上岗,接线后还要做案例探讨。为保障接线员个人心理素质稳定提高,由督导老师为他们作个人心灵成长。热线是010-84659204,18:00-22:00除周日外,如果有需要的同学们可以拨打这个电话。像这样的公益心理热线其实还有很多,如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清华大学等等。
大学生的心理话需要有人倾听和理解。在现阶段社会资源还不够充裕的情况,鼓励大学校园内自助、大学校园之间互助、社会力量介入等等方式。应百家齐放,各显其能。呼吁更多人来关注这项有益的事业。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在公司里时常可看到这种现象那就是在男性的眼里,喜欢装模作样,一无是处的同性,却意外的很有女人椽。就像那些说话肉麻兮兮,堂堂男子汉,却时常摆出暧昧的笑容。或在西装胸前插着香手帕,戴一幅洒脱的宽边眼镜,手指上戴着戒指,抽的是外国香烟,或甚至叼起与众不同的烟斗,装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