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 11/21/2021

不能忽略的管理者“黄金年龄”

  今年2月初,山东省新泰市提拔了6名80年代出生的副局长,其中最小的只有23岁。此次80后集体登场,一下子成为众多网友议论的焦点。

  网友们质疑:新泰市一次提拔这么多大学毕业才几年的年轻领导,是否升得太快了?而其经验少、阅历浅,是否能胜任工作的压力?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能否负担起领导的重任?干部年轻化的尺度又该如何把握?对此,香港城市大学心理学教授岳晓东博士作了解答。

  中年,管理者的“黄金年龄”

  管理者的年龄并不是一个新话题。

  有趣的是,二十世纪9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布里姆博士就领导了一个研究小组,对什么是管理者的“黄金年龄”进行了长达十年的跟踪研究。最终他们得出结论:人到中年,才是管理者的黄金年龄。

  具体地说,在8000名受试者中,36岁至65岁,特别是40岁至60岁的受试者,大多表示他们对人生的驾驭能力及对生活的满意度都优于十年之前。这一研究不仅打破了以往人们对所谓“中年危机”(即人到中年会饱受工作压力、婚姻紊乱,身心疾病的困扰)的偏见,也确立了中年人正是年富力强的好时光的信念。这是因为,从整体说来,中年人会比青年人具有更成熟的人际沟通能力与心理应对能力,也即能够表现出更卓越的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

  40至50,社会角色最成熟

  其实,什么是管理者的黄金年龄段,我们的老祖宗孔老夫子早在两千五百年前就说得清清楚楚。此所谓“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用时下的话来讲,就是孔老夫子认为,人活到四十岁的时候,就完全明白了人世间的人情世故,而人活到五十岁的时候,就完全知道自己这辈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了。

  政府部门的一大职能是决策。而部门领导,则需要扮演好决策者的社会角色。在决策过程中,决策者处于核心地位,是决策系统中最积极、最能动的因素,也是决策系统的驾驭者和操纵者。研究显示,四十至五十岁的决策者,社会角色相对更为成熟,决策的准确率、成功率也更高。如当年,孔老夫子就是在年富力强之时,主持鲁国改革,循序渐进,进退有据,要不是齐国在旁边捣乱,孔老夫子真有可能成为鲁定公的管仲呢。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相关推荐: 多年婚姻敌不过一杯水

老公的情书事情得从半年前的一个星期六说起,那天我老公出去办事,儿子去学校补习,我就想趁着空把堆积了好久的衣服给洗了。没想到,我从老公的裤子口袋里清出了一封信,信纸很薄,可折得非常仔细。我随手就打开看了一眼,这一看,我简直肺都要气炸了。恪瑜的脸紫涨起来,声音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