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解读:大一新生很容易就会得思乡病

每年大学开学,新生高高兴兴进入校园,但两个月后,爸爸妈妈们常常会接到孩子的电话诉苦,甚至吵着要回家。这是典型的思乡病发作,值得家长警惕,因为无法适应校园生活并融入同学圈子的孩子可能退学——研究发现,大一新生犯思乡病后退学风险增加2倍。入伍、入医院、出国留学、参加夏令营也可诱发思乡病。心理专家称,家长要避免表现“伤离别”,孩子要多与“过来人”交流,将有利于克服思乡病。

病例:“科学大牛”犯思乡病回家

法国科学家、“微生物学之父”路易·巴斯德上大学的时候曾受思乡病的困扰。1838年10月底,未满15岁的巴斯德来到巴黎准备参加大学入学考试,但出现了严重的思乡病。到了11月中旬,巴斯德不得不让爸爸到巴黎接他回家。之后他在家乡多所学校求学,直到1843年8月才以优异成绩考上著名的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克服了思乡病的巴斯德在求学路上高歌猛进,终成一代科学巨匠。

表现:

开学后6~8周最想家

思乡病的典型特点是头脑中与自己家庭相关的人和物挥之不去,以至于难以集中精神去想其他事情。很多人还出现抑郁焦虑,变得不愿意活动。实际上,几乎每个人离开家庭都或多或少有所牵挂,有5%~7%的大学新生和参加夏令营的孩子出现严重的思乡病,变得没胃口,甚至出现胃痛等身体症状。思乡病在战场和医院更为普遍,有的士兵会因此自杀,住院患者则康复得比较慢。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心理学教授布鲁斯·胡德博士曾对比大学生入学前和开学两个月后的心理状况,发现23的人出现焦虑、抑郁、困惑、睡眠问题,还经常思念家庭和昔日的小伙伴们,男生女生都是如此。大多数人开始几天没事,但思乡病逐渐加重,在开学后6~8周到达顶峰。在一日之中,在大清早和夜深人静之时思乡病最严重,而日间的活动占据了学生们的想法,反而不怎么想家。

病因:

对生活失去了控制

研究发现,以下情况容易让人得思乡病:

离家时年龄尚小,之前没有离家经历。

小时候对照顾自己的人缺乏安全感。

平时做事喜欢一厢情愿、想当然。

离家后每天的生活安排发生很大改变。

面临学习或工作上的巨大压力,又孤立无援。

家人不支持自己离家,在分别时表现出焦虑或疑虑,例如说“不知道你走了以后怎么过下去”。

感觉自己不受当地人的欢迎和接纳,甚至反而受到歧视。

跨文化的变化太大,对新的环境缺乏了解,例如遇到外语环境、陌生的风土人情和完全不同的饮食习惯。

胡德称,任何人生重大转折都会让人感到对生活失去控制,因而容易变得神经质,做事能力下降,对痛苦的感觉却敏感起来。人类是习惯的动物,转换新环境后重新适应总是很困难的。学生的思乡病就是典型的例子,尽管大多数人最终能够适应,但随着学业压力与学费负担的上升,大学生活对年轻人的心理仍然是不小的挑战。

应对:

不要老宅在宿舍里

美国教育专家史蒂夫·巴斯金认为,思乡病是一种恐惧,害怕自己无法适应新环境。孩子离家之后对自己产生怀疑,担心没办法生存下去。挨过这个阶段以后,他们认识到之前的担心是多余的,就会充满自信。

在新的环境,很多孩子担心自己无法适应,就不太会主动改变现状。例如,他们不知道对别人做出友善的举动是否能赢得友谊。其实,社会人际交往是治疗思乡病的良药。美国心理治疗师黛安·巴斯称,父母可建议孩子多和别人交流,要多走出宿舍,哪怕是在校园里走一走也是好的。

身处异乡,要不改变环境,要不适应环境,而后者是比较现实的。例如,进行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以忘记乡愁。与家里的人保持联系,可以感觉离家近一点。从小就上寄宿学校的学生上大学后不太容易得思乡病,乡愁严重者可向这些“过来人”取经。但是,有的孩子一厢情愿地盼望能够早日回家,甚至不惜违反纪律、诉诸暴力,为的是自己能被遣返——这些方式往往无效,还产生不良后果。

(责任编辑:zxwq)

文章来源于相关推荐:哪些女人最经不起诱惑?

当今社会,诱惑实在是太多了,对于一些意志力不是很强的人来说,很容易就被诱惑住,从而做出一些伤天害理有悖道德的事情来。而且,在追求物质生活的时候,大多数女人也会经不起诱惑。今天小编就来分析一下女人的婚外恋心理,看看哪些女人最经不起诱惑。1、太穷且怕穷的女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