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对问题有一个初步的判断和理解。没有细致的鉴别,任何建议都可能是无效的。
那么,对于这样一个缺乏具体情境的问题,我只能从比较宽泛的层面上来谈一谈了。希望能够给你带来一些启发。
我想先邀请大家想象一个情境:假如某一天,你忽然有一个发现,别人都有朋友,有所谓的朋友圈,有各种聚会和活动,生活有滋有味,而自己却总是独来独往,忽然意识到自己就是传说中的“孤僻”之人。这个时候,你感觉到对别人有些羡慕,萌生了想要融入朋友圈的愿望。
接下来,你会怎样做呢?
一方面,在头脑层面劝说自己,鼓励自己,“哎呀,你应该勇敢一点,自信一点,开朗一点”;另一方面,你可能也会想要有所行动,想要勇敢地跨出一步,主动邀约他人。
但是,当一个长期不合群的人试图改变的时候,他就会遭遇这样几个困难:
首先是,胆怯,焦虑,一连串的顾虑,“哎呀,要是邀约别人被拒绝了怎么办呀?”“哎,我该怎么开口呢?”
有些人可能就卡在这些自我斗争里了,第一步都迈不出去。有些人,可能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思想斗争之后,迈出了第一步,但是接下来就会遇到一个实际的困难:缺乏社交技巧,缺乏沟通技能。
当然,也有些人在迈出第一步之后,会发现:哎呀,原来和别人接触也不太难嘛,而且和朋友们在一起相处确实会感受到很多乐趣。
所以说,不同的人,起跑线是不同的,因此,同样的办法在一部分人那里是有用的,而在另一部分人那里是无效的。我给这位朋友的第一个可能无效的建议就是:勇敢地跨出一步,对某个人或几个人发出一个活动邀请。就像想学游泳的人必须先把自己扔进水里,想要融入朋友圈,那就得先把自己扔进人堆里去嘛。
那么,对于在行动中缺乏人际沟通技能的朋友,当然需要学习了。这是我的第二个建议:掌握一些沟通技能,学会倾听他人,学会表达自己,学会化解人际冲突。
不过,理论学习是一回事,能不能运用到生活中又是另一回事。因为,在人际关系里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就是一个人的依恋关系模式。这种早年形成的人际依恋模式会影响我们成年后的人际关系。或者说,我们每个人现在的人际关系模式其实就是早年的亲子依恋模式的延续。
美国有一批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测验,他们通过报纸招募了一千多名成年人参与测试,这些成年人被要求在以下三种描述中选择一个最接近自己的选项:
A:我很容易与人接近,信赖他们或让他们信赖我是件开心的事。我不怎么担心被抛弃或害怕别人离我太近。
B:与他人接近让我不安;我很难完全相信、依靠他们。有人对我太亲近时我会很紧张,并且爱侣想让我更亲近一点我也有点不自在。
C:我想让人亲近我,可别人不情愿。我常担心我的同伴不是真的爱我或者想离我而去。我想和他人完全融为一体,可这个愿望有时会吓跑别人。
A选项描述的是安全依恋类型的成年人,B选项是回避型的成人,C选项是焦虑—矛盾型成人。结果显示,答题者中56%属于安全型,25%属于回避型,19%属于焦虑—矛盾型。研究人员就这三个选项调查了大学生,也发现了同样的百分比。而且,研究人员发现,发展心理学家统计婴儿的三种依恋类型时也得出了很接近的百分比(Campos,Barrett,Lamb,Golksmith ; Stenberg,1983)。这些数据上的相似显示,成人的依恋类型形成于童年。
当然,我们现在已经不可能回到童年,重新改写自己的成长经历了。但是,我们依然有可能调整自己的人际关系模式,我所知道的方法就是做心理咨询。
通过心理咨询,我们可以和心理咨询师建立一段特殊的关系,在这个真实的人际关系中经验一个关系的建立和维护,在这个真实的人际关系中感受人际间情感关系的亲、疏、远、近,通过和心理咨询师的互动,我们将会找到一个既能让自己舒服也能让别人舒服的人际距离。然后,渐渐地,我们就可以把咨询中内化的能力迁移到生活中去,自在地与他人交往。
所以,请至少尝试做连续20次、一周一次的心理咨询,这是我的第三个建议。
编辑:秦超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每个人都会渐渐衰老,但是有些人在二十几岁却有了“老气横秋”的感觉,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心理早衰症状,心理早衰的症状可以发生在更加年轻的阶段,会形成俗称的“初老”症状,大家一定要认真了解早衰的具体表现,做好护理措施。 心理早衰有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