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坏事比做好事有感受

  1949年,一位名叫墨菲的空军上尉工程师,发现同事有条不紊地将16个加速度计全部装在错误的位置上,于是笑话这个倒霉蛋:“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被弄糟,让他去做就一定会弄糟。”这句笑话后来演变成墨菲法则:如果坏事有可能发生,那它总会发生,并造成最大的破坏。

  墨菲法则所揭示的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首先,从概率来说,生活中“事情变坏”的概率本来就更大一些:10双袜子丢掉了6只,剩下7双完整袜子(最好结果)的概率是0.3%,剩下四双完整袜子(最坏结果)的概率却达34.7%,比前者足足大100倍!人们的心理预期一般指向最好的结果,却更容易得到不好甚至最差的结果,心理落差自然大。

  除此之外,心理学家们还发现:“损失”(坏事)总是比“收益”(好事)更能引起人们强烈、深刻的感受。这样,人们更多地关注并记得那些错误、失败的经历,于是也就更经常地感受到“喝口凉水也塞牙”。

  后来,经由墨菲法则,人们反其道行之发展出一套乐观的人生哲学:既然好事不常有,那么平静接受结果反而能避免多余的“连锁错误”;既然错误出现了,那我们更要细心和严谨:文件多备份,分头排队,调整桌子高度让有果酱的一面不先着地,给所有计划备个B方案。

文章来源于相关推荐:父母越冷淡,孩子越迎合?

不过,迎合的游戏并不是永远无效的,实际上,在迎合者的童年早期,这是他们能靠近父母或其他养育者的唯一方式。我在天涯杂谈的《谎言中的No.1: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一帖中,有很多个可以称为“愚孝”的迎合者,几乎清一色是女士,而且其父母清一色是重男轻女,会对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