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三大法宝”

如何加强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这是每个年轻的父母和幼教专家非常关心的问题。“心理教育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已成为共识,那么,怎么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呢?专家指出,可以从三个方面做好: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培养良好伙伴关系、营造融洽家庭氛围。本文将对这三个方面进行具体介绍。

1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是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

教师对幼儿要施以真诚的爱,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幼儿,不偏爱,不歧视,因材施教。在爱的基础上,教师必须细致入微地了解每个幼儿的生活、习惯、能力等,掌握宝贵的第一手资料。积极的情感教育能促进幼儿的认知活动,也将为他们健康心理发展奠定基础。“以爱以德的感化”实践“积极的鼓励代替消极的制裁”,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努力为孩子创设一个充满浓浓爱意的环境,让他们愉悦地学习、生活和成长。对那些能力较差的幼儿,要付出更大的热情和耐心,一种亲切的微笑、一道赞许的目光、一个温柔的抚摸,他们都会快乐无比,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平时要注意和孩子玩在一处,学在一起,关心、帮助、理解他们,赢得孩子的信任和尊重,进而建立起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对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大有裨益。

2培养良好伙伴关系是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

目前,幼儿多为独生子女,往往娇惯任性,随心所欲,以我为中心,不懂得谦让、宽容、谅解别人,更不会主动关心、爱护他人。因此,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首先要教育幼儿学会尊重他人,从言语到行动,从外表到内心,从他人到自我。孩子有了这种意识,同伴间关系就会宽松和谐。在集体活动中,要注意激发孩子平等竞争的意识,正视现实,教育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引导他们学会关心和互助,培养他们善于交往、巧于合作的精神。丰富的游戏活动具有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作用。

幼儿期孩子开始产生参加成人社会实践活动的愿望,但由于知识能力有限,还不能真正参加社会劳动,而游戏却能满足幼儿的要求,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运用游戏进行教学,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趣中学习和生活,能培养孩子的自控力,发挥他们在现实中尚未表现的能力,既发展了身体,获得了知识,又培养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交往能力,从而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在游戏中,教师要采取相应的方式,应是幼儿的伙伴和合作者,而不是指挥者,应为幼儿提供自由探索的空间和材料,充分尊重幼儿兴趣,让他们自己选择,大胆想象,勇于创造,从而形成一种健康活泼、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通过游戏的广泛开展,幼儿身心健康都获得了发展。

3营造融洽家庭氛围是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生活在一个不和睦的家庭,幼儿就会形成烦躁、孤僻的性格,反之则会性情温和、乐于助人。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家长的言行举止会影响孩子,说脏话、粗俗的父母很难培养出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孩子。家庭环境直接制约着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发展,因而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至关重要。另外,良好的家庭教育还包括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整体性、连贯性和一致性。家庭教育还须家长懂得一些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用科学方法去教育幼儿。表扬应多于批评,不能非打即骂,去努力营造一种良好家庭教育氛围,在更大程度上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

》》心理专家在线免费解答幼儿各类心理困惑~《《

总之,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关于一个家庭乃至民族国家未来希望的大事,应该切实抓好,在家庭、学校、社会三方“精诚协作”下,才能使每一个孩子都拥有一个金色童年和健全的人格发展,尽可能地远离心理疾病。如果孩子不幸患上了自闭症、多动症等心理疾病,应尽快咨询专业医生予以治疗。

文章来源于相关推荐:中国夫妻“床上生活”状态

在我们所进行的大约有5000人参与的调查中,得到的数据是:每天大约有40.67%的人用一天24小时中的8小时从事着和床有关的活动;17.16%的人一天中和床的亲密接触不到8小时;39.55%的人呆在床上的时间在8~12小时之间,而真正奢侈地拥有床上生活超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