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心理辅导医生认为,对于心理咨询,人们可能长期以来就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比如认为心理咨询就是聊天、接受心理咨询很丢人等。其实,这些都是人们对心理咨询的认识误区。如何走出这些误区,让心理咨询更好地帮助到大家呢?听听家庭心理辅导医生们怎么说。
家庭心理辅导医生谈人们对心理咨询的认识误区
家庭心理咨询是指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学原理及知识,通过语言、文字等形式帮助因各种原因产生问题的家庭。一般家庭常见问题有:孩子教育问题,母子关系、父子关系、婆媳关系、夫妻关系、夫妻情感、单亲家庭、家庭重大事件等。咨询的方式有心理咨询师对家庭中某一成员或心理咨询师对家庭中的某几个成员,心理咨询师提供合理的咨询方案,在征得求助者同意后,进行合理安排,使咨询达到最佳效果。针对这些问题,家庭心理辅导医生总结出了人们对心理咨询的常见认识误区。
1)认为“ 心理咨询就是聊天” :心理咨询不同与一般意义上的聊天,尽管心理咨询的方式主要是谈话,但心理咨询利用心理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还有社会学、哲学、医学等方面知识,有严格科学的理论体系和操作规程,从而达到解决心理问题的目的,帮人解除心理危机,促进人格的发展。
2)认为“ 我的心理素质好,不需要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不仅仅是解决你的心理危机和大宗的心理问题。无论你多么坚强、聪明、正直、热情和博学多识,你都不可能十分了解自己,你需要从其他人那里了解自己。你不可能时时刻刻的反省自己,也不可能始终站在局外人的立场审视自己。从别那里了解自己可能是错误的暗示。心理咨询是一面比较标准的镜子,可以不变形的从各个角度正确的了解自己。正确的了解自己可以扬长避短,促进人生发展与成功。越是高层次的人士越是需要心理咨询,心理医生也需要心理咨询。
3)觉得“ 去做心理咨询丢人” :对心理咨询的惧怕与怀疑可能源于对“ 精神病” 的无知,去心理咨询怕被当成“ 精神不正常” 看待,心理问题当成“ 心理病态” 、“ 思想问题” 。有时可能轻微的心理问题不加以科学解决,造成最后发展成重性精神病。“ 捂” 着、“ 瞒” 着地让心理问题任其发展,实在悲哀。心理咨询的最基本原则里面包括“ 绝对保密” 。你可以把内心世界坦诚给心理医生。心理医生会给予精心的维护保养。心理咨询将使你远离愚昧及封建迷信,接受现实、挑战自我。认为“ 看心理医生丢人” 的人是软弱的人,是不敢接受自我与现实的人,其心理也不太健康。
4)认为“ 心理咨询应该一次解决问题” :许多初次心理咨询的人都幻想心理医生能一次把自己长期压抑与痛苦一扫而光,开拨心灵的迷雾,远离烦恼与困惑,然而心理医生并不是神仙,更不是有什么超出常人的功夫。“ 解铃还须系铃人” ,心理咨询是帮助人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只是提供一些正确的认识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必须是求助者本人多次具体实践才能解决的。除非是非常简单的心理问题,可以一次心理咨询就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许多问题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这些有性格方面的问题。有些现实问题而且还可能涉及方方面面,心理咨询也不可能一次解决。心理咨询是帮助求助者认识自己,接受现实从而超越自我。所以心理咨询需要一个了解的过程,一个讨论、分析、操作、反馈、修正、再实践的过程,一般不能一次解决问题,并且心理咨询每次有时间的限制。心理咨询需要很长时间(几个月至几年)才能解决问题。
》》心理专家在线免费解答如何应对各类心理困惑~《《
以上介绍了家庭心理辅导医生归纳的人们对心理咨询的认识误区,人们在遭遇心理困惑时,要向迅速从困境中走出,应该首先纠正这些认识上误区,接受心理咨询师的建议,勇敢地面对工作和生活遇到的棘手问题。迈过这道坎儿,也许前面就是艳阳天。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每个人的性格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有各自独特的性格特点,如果知道一个人是怎样的性格,自然是可以通过心理测试题来实现。相信大家都有过看电影的经历,其实看电影的座位选择就可以作为一道性格特点测试题,从选择的座位位置可以看出这个人是内向还是开朗,是自信的还是缺乏自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