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防御机制是什么?这一问题应该是很多人都想问的,由于很多人对心理防御机制的不了解而导致了其受到了各种心理疾病的困扰,因此,了解心理防御机制十分重要,是正确面对心理压力以及及时调节心理的关键所在。下面就为大家具体介绍什么是心理防御机制以及心理防御机制的分类。
心理防御机制:防御是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人格结构中它属于自我的功能。当自我觉察到来自本我的冲动时,就会以预期的方式 体验到一定的焦虑,并尝试用一定的策略去阻止它,这个过程就是防御,或称为自我的防御。防御是自我用来驱赶意识到的冲动、内驱力、欲望和想法,它们主要是针对能引起个体焦虑的性的欲望和攻击性。一般来说,防御是在潜意识里进行的, 因此个体并不会意识到它在发挥作用。根据个体防御机制运做的水平不同,导致的结果也不同。
精神分析理论将心理防御机制分为四类:
①自恋性防御机制:这种防御机制在5岁以前的儿童、成年人的梦境和幻想以及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中常见,主要有:精神病性否认、妄想性投射、分裂作用、歪曲作用等;
②不成熟的防御机制:这种防御机制在3~16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中,在人格障碍和情感障碍以及神经症患者中常见,主要有:非精神病性投射、防御认同、被动攻击、见诸行动等;
③神经症性防御机制:常见于神经症患者或成年人应激反应时,主要有:压抑、置换、退行、隔离、反向形成、抵消、合理化等;
④成熟防御机制:是成年人常用的防御机制,主要有利他、升华、幽默等。
》》点击免费咨询,与医师在线交流!《《
通过上文对于心理防御机制的具体介绍,相信您对于心理防御机制已经有了详细的了解,每个人都有自身的心理防御机制,有些心理防御机制是有正面作用的,能够帮助您远离各种心理疾病的困扰,而有些人由于不成熟而产生的心理防御机制可能会导致其产生一些心理疾病,因此,正确认识心理防御机制十分重要。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教育心理咨询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是对孩子该如何教育的问题。怎么教育孩子才能使其健康快乐的成长,太严格了不行,太宽松(宽容)了也不行,给过高的期望值不行,太低了也不行。怎么样才能把握教育孩子的“ 度” ?本文将介绍教育心理咨询之儿童心理教育四项法则:狼性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