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戒网瘾”背后吊诡的发展逻辑
央视有报道称:杨永信治网瘾入账预计高达8100万元。这真是个比网游还来钱的产业。据说目前中国有1300多万网瘾少年,各类戒除网瘾机构300多个,产业规模达数十亿元。经济半小时的《网瘾少年成了谁的摇钱树?》节目曝光了这块大肥肉后,大概许多人通过网瘾产业“成功”的美好憧憬都化为乌有。
从网游鸦片论到戒网瘾虐待论,我发现一个吊诡的发展逻辑:
起先,网络大发展–然后有人说网游是鸦片–接着,网吧被认定为网游传播的罪魁祸首–恰逢蓝极速大火烧死了孩子-
—整顿网吧—蓬勃发展的网吧遭遇紧急刹车;
然而,“网瘾”依然很大—发动社会整治网瘾—-戒网瘾的大大发展—孩子被某些机构整死—戒网瘾被整顿—戒网
瘾的遭遇刹车。
归纳一下,这个逻辑就是,猛踩油门后刹车。为了发展可以猛踩油门,不顾一切;撞死人,出了人命,紧急踩刹车。
若不死人,就不可能停下来。这是最致命的,总得付出一些血的代价,才能有所反思。
二、这个逻辑后面隐藏着某种实用主义的哲学思维。
舆论试图引导我们只关注发展结果。有意无意的忽略发展过程中的真相。偶然让世人看见的“真相”就是: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我们的“司机”也很有责任感,一会踩油门,一会踩刹车;不是纠正左边,就是纠正右边;既要考虑发展,又要加强管控;总之是忙的要死,非常尽职尽责。
而真正的真相是什么?在“司机”同志们忙忙碌碌的掌舵过程中,有些小人物的命运就被决定了。或如蓝极速那样成为一个悲哀标志,或在默默无闻中就从生活中悄然消失。因“网瘾”这个词汇而在暗地里饱受虐待的孩子大有人在,而因“网瘾”像杨永信这样名利双收的也大有人在。有人倒霉有人发财,这是个悖论。
油门踩过之后就是刹车。现在,网瘾的刹车也踩下去了。媒体已经将关注点放到网瘾治疗行业的赢利点上,据说规模已达数十亿元,而网戒机构缺乏监管,导致“不少机构利用家长病急乱投医的心理牟取暴利”,“(电击、吃药、暴力)让不少网瘾少年在身体和心灵上又一次遭受伤害”。
三、会有什么结局?
“网瘾”这个词一直极具争议,在医学界,至今也没有受到国家认可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网瘾作为新生事物,医疗卫生、教育文化、公安司法、工商税务和劳动等等承担“司机”职能的管理部门,都难以界定自己对这方兴未艾的“产业”,承担什么样的监管责任。只要他们不闹出人命,便没人主动过问。“先发展吧,出了事再管。”大概这是某些人的管理思维。
接下来,结局会是怎样呢?就轰轰烈烈的全社会戒网瘾运动来说,毋庸置疑,已经到了找几个替罪羊买单的时候。个人私下里深深的盼望着,杨教授、陶教授等人,能够放弃签美国绿卡的权利,而很典型的一死谢天下。当然,这个愿望的实现,可能性不大。结局的现实版本,应该是你死了,我出名;你病了,我发财。死的死,发的发,出名的出名,上瘾的依然上瘾。死的也不被承认为白死,而是死的挺有价值:发展的阵痛,交了学费。我们还得继续摸着石头过河。
顶一下(0)0%踩一下(0)0%——分隔线—————————-上一篇:2010年我的工资将是甲骨文CEO的N倍下一篇:没有了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我说我心情很好,如同我说我心情很坏。不过都是我的一种内变。在声音擦过之后,四周又会很安静。我能看见的物体,仍然各就各位,纹丝不动。更多的时候,我的话并没有发音,连看不见的气流也没发生。 带响哨的水壶响了,我马上要起身去提水、熄火。不然,火会被水扑灭,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