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元思维让我们跳出事件本身,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件。 比如,当他指责你“碗怎么没洗”的时候,他在用一元思维思考。而如果你也用一元思维思考,觉得“我不想洗就不应该洗”,就吵起来了。 你用二元思维思考的时候,就能大方去承认“是啊,碗没洗”。你不觉得这是一个错,你就不因心虚、理亏而反驳。你能认可他说的也是对的,就不会生他气,所以你们就有了沟通的可能性。 当你用多元思维思考的时候,你就发现除了洗碗的对与错,洗碗本身也是在表达其他的内容。比如说: ①老子今天不爽,挫败感特别强烈,就是想找个事发泄下。什么事呢?刚好碗就撞我枪口了。 ②最近过得很委屈,孤独而苦闷,就是想被人哄。你又不主动来哄我,我又低不下头求你哄,甚至不知道我需要被哄,只好找个事拿个高姿态了。 ③明天我有朋友要来,万一他们看到我们家碗没洗怎么办,多丢人。好焦虑,你为什么不替我分担? ④你到底还爱我吗?到底有没有责任心?到底在乎不在乎这个家?你倒是洗个碗证明下啊。 在多元思维里,事情不仅有一种视角,更有象征、动机、原因、情绪、背景等其他视角。我跟你为这个事而吵,其实是因为别的事。我在乎的是其他的说不出来的、意识不到的内容,这个事只是个出口和表象。 所以在多元思维里,人们除了关注事情本身,更关注事情的周边。当你能够用多元思维思考问题的时候,你将变成一个思想深邃、心胸宽广、思维独特的人,人格魅力上升几个档次。
0 0
-
你心中的粘土壳,就是你用来展示给别人看的那副面具,藏在面具之下的那些特质,就是你内心的阴影。阴影的内容往往与我们所展示的面具截然相反。有些人表面上无比坚强,内心却非常敏感。有些人表面上风趣幽默,内心却非常悲观。有些人表面上和和气气,内心却非常暴躁。有些人表面上聪明伶俐,内心却总觉得自己非常愚蠢。许多时候,我们的面具实在太过完美,不仅骗过了别人,也骗过了我们自己。要想透过面具检视自己的内心世界,我们必须首先意识到这一点。当我们感到不满意、不高兴、不痛快的时候,这是我们的面具与内心阴影在相互冲突。要接纳和包容内心的阴暗面,首先必须发掘它的内涵。要做到这一点,你必须有足够的勇气,并且要对自己足够诚实。能够承认那些原本不愿承认的东西,只有承认了某种特质的存在,我们才能接纳它,拥抱他。一切消极的特质都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
分享心理学小知识 情绪崩溃怎麽办? 快速助你实现「自我急救」 4-4-6深呼吸法 激活副交感神经: 吸气4秒→屏息4秒→呼气6秒,重复3轮
-
我们的孩子从生理上说和我们有血缘关系,是基因的部分遗传,所以我们大多数人回去呵护他,包容他,期待他能够幸福。 但我们的孩子不完全是我们的,他是社会的,他是独立有思想的,不和我们同步。 如果他们能够理解我们的良苦用心,那一定很让人快乐。但往往大多数孩子不会理解,甚至是烦躁。 凡事都分为三种,别人的老天的自己的,孩子成人以后他们的事情应当归为别人的。别人的事情我们不需要干涉,顶多他需要帮助来找我们时我们施以援手,也可以拒绝。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边界一定要有。 所以放过自己,放过孩子,放下别人的事。自己是最重要的那个人。
-
婚姻中很多痛苦是认为结婚后组成家庭,和伴侣就应该拧成一股绳,两人一个心。所以,会有太多的失望,抱怨,争吵。改变你的想法,你会发现很多委屈愤怒瞬间消失。
-
有时候难免会焦虑,会有点退缩想逃避,可是停下来想想,人生就是由许多困难堆积而成。出生时要全力以赴冲出子宫,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再到以后的学习人际等等,那样不要战胜困难呢!困难如同吃饭喝水一样的平常,不要过于担忧。
-
在男孩的成长历程里,父亲的缺席意义深远。父亲在孩子成长关键节点时不在场,实则错过了见证孩子由小到大步入符号世界的过程。 这其中蕴含着三重重要认同:其一,是对男性性别角色的认同,男孩借此明晰自己身为男性的特质; 其二,是认同男性力量,理解男性在社会分工中的力量担当; 其三,是对像父亲一样承担家庭责任,即对 “大他” 身份的认同,渴望成长为有担当的人。 然而现实中,有些男孩虽有父亲,却因父亲在关键时刻的缺失,导致在这三重认同上出现问题。有的出现性别角色认同障碍,有的则卡在对“大他” 身份认同上,难以顺利融入社会角色、找准自身定位。 可见,男孩成长与父亲有关的这三重认同至关重要。
-
每个厌学的孩子心里,都藏着未被点亮的火种。 当我们停止用 为你好 的名义绑架,改用平等的姿态倾听; 当教育不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是百花齐放的百草园 —— 或许,我们就能重新看见孩子眼里的星星。
-
少跟自家孩子生气吧,因为今生的缘分,也就是那么几十年,最亲密的时候一双手都能数过来。孩子投胎到你家,他们的到来不仅是家庭的延续,更是一段跨越生死轮回的缘分。是上天派来抚慰父母的天使,让平淡的日子不再枯燥,充满乐趣。不管是恩赐,还是劫难,都是你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刻。
-
这个世界淘汰一人是很快的,当一个孩子已经很大了,妈妈还继续给孩子喂奶,继续给孩子更多的照顾,孩子就会依赖和逃避。无论穷人还是富人,都把孩子养废了,原因就是他们给孩子断奶太晚了,当孩子遇到麻烦的时候,他们会认为母亲、甚至每个人都会理所当然的帮助他们。所以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被养废、被社会淘汰做了一个助长的功能,让孩子误以为他们永远有奶吃。
-
愤怒是侵略性的,恐惧是非侵略性的,恐惧是负面状态的愤怒,愤怒是正面状态的恐惧。